“光荣牌”-退役军人最后的荣耀
“光荣牌”-退役军人最后的荣耀
当兵18载,退役已5年,除了一身的训练伤,记载着军营的经历外,唯有家里的门匾,订着锈迹斑驳的“光荣牌”,证明这户人家,曾经为国家和国防做过的奉献。
2000年,18岁的我身着军装,一脚踏入军营,就像隔断了世俗一般,在另一个天地打拼。18年里,有时2年,有时1年,有时3年回家一趟,每次的匆忙一瞥,都深深感受着房子的破败和父母的衰老。
每次的探家,父母、亲人的热情招待,还有嘘寒问暖、关心呵护,虽是感情真挚,却是相敬如宾,不知不觉间,不是儿子长大了,而是越走越远了。慢慢的,姐姐出嫁了,弟弟也结婚了,虽是喜事连连,让人感悟的却是,亲情的撕裂,人虽待在“家”里,却感觉离“家”越来越远。
每次的回归军营,都像跨入了另一个天地,再次开启了与父母、与家人、与世间的隔绝,因为回到军营,家里的人、家里的事、家里的物,再也帮不上一点,哪怕是农忙种田、庄稼收获,哪怕是人情世故、红白喜事,哪怕是父母与邻居饶舌拌嘴、生病住院,也跟我没有了关系。
因为,父母想的是,家里的事都是小事,不能因为小事打扰孩子,影响孩子的成长进步;而作为儿子,却是爱难抽身,身在军营,忠孝两难。
踏入了军营,就意味着“仙凡”两隔,家与家人便遥不可及。可能,只有每年春节,村里的慰问军属活动,是我为父母做出的最大的贡献。
每年慰问军属,村里的领导,带着鸡鸭鱼肉和光荣牌,敲锣打鼓送到家里,父母每每买上最好的烟,返送慰问的领导,相互致敬问候,父母满面春光,长久不见孩子的心,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
18年,和平年代的“和平兵”,即没有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也没有奋勇杀敌、建立功勋的英雄壮举,你我只是雄伟长城上的普通一砖。
18年,是如此的漫长,如此的遥远,从“弱冠之年”到“四十不惑”,奉献的不只是一个人的青春年华,还有人生的“一刀三段”。
18年,身已不是兵,军装已不存。脱下军装,就像卸下铠甲,更像解开枷锁,回归了家庭,回归了自我,可父母已老,家已非家,物是人非。
18年,何以告父母曾经的付出,唯有“光荣之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