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沉思者”雕像,凸显东西方文化差异
东西“沉思者”雕像,凸显东西方文化差异
(一): 西方“沉思者”雕像 : 地狱之门
《思想者》(法语名:Le Poète)是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创作的雕塑,该模型在罗丹的指导下有多个雕塑,最主要的雕像为青铜,底座为大理石材料,现藏于巴黎博物馆。1880年制作的石膏模型,现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
《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沉浸在极度痛苦中的姿态。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这个巨人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默视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嘴唇咬着拳头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他渴望沉入"绝对"的冥想,努力把那强壮的身体抽缩、弯压成一团。他的肌肉非常紧张,不但在全神贯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苦恼之中。
雕塑人物全身赤裸,腰身微弓,左手在左膝上自然放置,右腿支撑着右臂,右手脱在有着凌厉线条的下巴雕像上,握紧的拳头用力地顶在嘴唇上,本身就十分健美的肌肉此时更是紧张地隆起,露出饱满的线条雕像形象虽然是静止的,但似乎显示出他在进行着高强度的劳动他神态庄严肃穆,似在审视着宇宙中的一切。
1880年,法国装饰艺术博物馆即将动工,法国政府委托罗丹为它的青铜大门做装饰性的雕刻。这时,罗丹想到了雕塑家吉贝尔蒂于为意大利佛罗伦萨洗礼堂北门创作的青铜浮雕"天国之门"。受此启发,罗丹决定以但丁的《神曲·地狱篇》为主题,创作一件表现人间地狱的雕塑。这就是后来的《地狱之门》。
沉思者雕像 图片来源网络
(二):东方“沉思者”雕像:“冥想的佛陀”
1996年在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了北魏至北宋时期的各类佛教造像400余尊,该发现被列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是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轰动国内外,享誉世界。
在中国中古时期的禅学中,佛教徒修行离不开“观像”,而观像即观佛。信徒先是由眼睛“粗见”一尊佛像,最后打开“心眼”,在心中呈现出真正的佛。在这个过程中,观看和默想交替进行,造像实际上是信徒的精神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引导物。
佛陀成佛也是在菩提树下经过长期的苦思冥想,最后才夜睹明星而开悟成佛的,龙兴寺遗址出土佛像中,有一尊是刻画描绘佛陀悟道前苦思冥想时期的雕像,这尊雕像造型姿态完全不同与一般的佛陀造像,佛陀一腿下垂,一腿盘放金刚坐上,一手托腮,一手下垂膝部,头部微侧,眼睛微闭,嘴角紧闭,呈现出佛陀悟道前的沉思状态。
沉思的佛陀 图片来源网络
(二):东西“沉思者”雕像,凸显东西文化差异
2001年9月,在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的率领下,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办的青州龙兴寺佛像精品展览的开幕式。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精品展于19日在柏林著名的老博物馆隆重开幕。柏林市长克劳斯•沃维莱特先生在开幕式的致辞中所说:“青州龙兴寺佛像首次在国外大规模展出,地点选在柏林,这是中国人民给予德国人民的珍贵礼物。我非常感谢中国送来这样一个难得、高水平的展览。它在柏林专门陈列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塑的老博物馆展出,是希腊神像和中国佛像的聚会,也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聚会,它使柏林人民、德国人民乃至亚洲人民一瞻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的灿烂篇章。”
青州龙兴寺佛像精品柏林展览
在这次展览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其中就有“沉思的佛陀”雕像,因为这一主题与古斯特·罗丹创作的雕塑“沉思者”相同,于是引起西方人对两尊“沉思者”雕塑的热议。
其一:沉思未来结局的不同
西方“沉思者”雕像体现在痛苦中沉思进入地狱之门前的状态,故而头面低垂,呈现一种紧张和恐惧状态
东方“沉思者”雕像体现在痛苦中沉思进入完美佛国前的状态,故而头面上抬,体现出一种安详平和的状态。
两者虽然主题同样是沉思,姿势也非常近似,但是传达出的内容完全相反,前者体现对未来的恐惧担忧;后者体现对外来的美好向往,充分体现东西方文化对未来思考的文化差异。
其二:沉思现实状态的不同
前者是思考如何规避进入可怕的地狱?换言之,把现实看做美好,而把未来看做地狱,故而西方“沉思者”雕像两足着地代表立足现实,头面低垂代表对未来的恐惧。
后者是思考如何进入美妙的佛国?换言之,把现实看做五浊恶世,把未来看做美好的天堂,故而东方“沉思者”雕像一足触地,一足盘屈于金刚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