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纳问网 > 八卦 > >正文

记者述个人经历:为给我买房 55岁母亲差点做直销(记者:为给我在省会买房 55岁母亲差点做直销)

摘要去年下半年,60多岁的亲戚老贾(化名)将微信头像换成了红底证件照。当时,我不太明白换头像的理由,只觉得有些怪异。 今年初,在报道一个名为“龙绥国际”的传销组织时,我混...

   去年下半年,60多岁的亲戚老贾(化名)将微信头像换成了红底证件照。当时,我不太明白换头像的理由,只觉得有些怪异。

   今年初,在报道一个名为“龙绥国际”的传销组织时,我混进了他们的微信群。为了约束下线成员,该组织为每个层级建了微信群,还要求群成员把头像统一换成白底西装证件照,并上报身份信息。那一刻,我想起了老贾,想来他也是陷入了类似组织。

   我的家乡在湖北十堰的一座小县城。许多老人像老贾一样,越来越信任微信群、朋友圈和各类手机APP里的内容。他们平日里积蓄不多,抗风险能力不强,但对微信上的“直销”生意、理财产品十分热衷。

   真正让我神经紧张的是,某一天,妈妈的微信朋友圈里也出现了某款保健品直销的广告。

   我无法再对这些专做老年人生意的帖子视而不见,对妈妈进行了各种说服工作。我希望她能明白:互联网并非遍地黄金,那些闪耀着诱人光芒的理财、直销,很可能是诱骗老年人上钩的陷阱。

  “研发产品的人得了诺贝尔奖”

   妈妈在朋友圈里转发保健品广告,是在去年下半年。那是一款含有“小分子肽”的“功能性食品”,用40℃温水冲泡后服用即可治病。

   广告宣称,它专为“肠胃病人群”“三高人群”“美容瘦身人群”等群体设计,具有降血压、促进造血、修复肝损伤、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能,甚至宣称“补肽等于补生命”。

   妈妈说,她是从老贾那里知道这款产品的。年轻时,老贾做过县城的商场经理,为人谨慎,不是那种轻易上当的人。安利在县城盛行时,他还阻止身边的人加入,怕是传销。

   但年纪大了,老贾反而愿意相信别人。比如购买小分子肽之前,就为另一微商组织换了微信头像。

   去年,老贾妻子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跑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有可治愈的方案。医生说,这个病不好治,只能隔段时间输一次血维持。

   恰巧此时,老贾身边的一名中学老师告诉他,小分子肽功效奇特,兴许能治好妻子的病。可是这种功能性食品880元一盒,一盒能吃5天。老贾每月只有几千块退休金,用来输血治病都不够,但他还是决定试试。

   在中学老师“多拿几盒,吃多了才好见效”的劝说下,老贾第一次就买了4盒,花了3500多元。可一个疗程吃下来,妻子的病还是老样子。

   “但外省的一些人说,吃了之后身体确实比以前好。”老贾叹了口气,“也许是他们自己本身就会保养吧。”

   尽管如此,老贾还是买了不少小分子肽,因为这是一款直销产品,买回来再卖出去,可以拿到相应的奖金。“又能治病,还能赚钱,为啥不试试呢?”

   老贾坐大巴去了湖北某地,亲眼参观了小分子肽的厂房。那是一座以电商而闻名的城市,不少公司都有直销牌照。这家公司也挂靠在一家有牌照的公司名下。在老贾眼里,这就是最强有力的背书。

   回家后,老贾学会了各种“专业术语”,开始向周围人推荐,妈妈也是其中之一。

   此前,妈妈偶尔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转发各种养生帖,对挂有新鲜名词的帖子情有独钟。

   我曾经偷看她的微信,发现她和不少年龄相仿的朋友,会相互转发一些不知哪里看来的保健帖、理财帖。转完帖子,谁也不说话,但相同的帖子又会被转发到其他人那里。

   这些帖子有着各种各样耸人听闻的标题,比如,“这个千万别买,难怪绝症越来越多”“晚餐与体重和寿命的关系,幸好今天读到”等等。有时,连喝水都能讲出许多规矩。

   但妈妈转发小分子肽的广告,还是让我意外。在我的印象里,她十多年前便开始上网,在信息爆炸、鱼龙混杂的虚拟世界,她并不缺乏辨别能力。

   “妈,你不觉得这个小分子肽可能是骗人的吗?”

   想不到,她用广告语回答了我的质疑:“你看,研发这个产品的人还得了诺贝尔奖。”我不信,用几种搜索引擎搜索了那位专家的名字,并没发现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信息。

   为了防止老妈受骗,我上网对小分子肽产品进行了一番搜索,发现不止一种产品声称含有这种物质。就像上世纪的电视广告一样,每种产品都列举了该物质的种种奇特功效,还会附上一张证书,证明它获得过某种专利。

  “还不是为了给你攒钱买房”

   “别人买保健品为了治病,你有啥必要做这个呢?”

   “还不是要给你攒钱买房子。”我妈讪讪地说。她生性要强,一直想为我在省会武汉买套房。在她看来,女孩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免得以后无处落脚。我也知道,她不愿像电视里那些孤寡老人一样,老了就被送进养老院。她曾多次说,将来哪一天,等我离京回来,她就去我那儿,一心一意照顾我。

   2015年发生的事,打乱了原来的计划。那一年春天,武汉的房价突然蹿升,全国A股市场全线上扬。几个月里,不断有新人入市,全国人民为之疯狂,似乎只要进了股市就能坐等收钱。

   那场浪潮中,我的几位表哥也都小赚了一笔,少则几千,多则几万。

   过去智能手机不普及、网络不发达时,我妈听说有人炒股赚了几十万,总是摆摆手:风险太大。但那一年,她买房的念头蠢蠢欲动,加上足不出户就能获取各种股市信息,看了几个月,她终于坐不住了。

   4月的一天,我正在武汉读大学,突然接到老妈电话。电话一通,她就让我为她开个股票户头,再推荐几只能赚钱的股票,很急切。

   听闻妈妈要炒股,我在电话里一遍一遍重复提示风险,在微信上长篇大论狂轰滥炸。她不直接反驳我的观点,只是甩来几个股市上涨的微信链接,试图说服我只要炒股就一定赚钱。

   你来我往的战争僵持了一两天。最后的结局是,我请在银行工作的表哥帮她挑选了几只基金,我自此不再过问。在我心里,大银行的基金产品应该有保障。

   不幸的是那场股灾波及甚广,老妈的基金也未能幸免。股灾过后,我几次打电话问她战绩如何,她总是一笔带过:“亏了。没多少,别问了。”

   后来我才知道,她为了给我赚出买房钱,几乎亏掉了自己的养老钱。表姐说,妈妈怕我急眼,一直不让说。

   从那以后,妈妈虽然还会照常给我生活费,但改变了自己的消费风格。她减少了淘宝次数,不再出门旅游,生活用品也选便宜的买。她打听了很多赚钱的方式,比如开餐厅、开网店、做微商,想要在股市外的战场“扳回一局”。

   也是那段时间,我大学毕业并找到了一份待遇还算不错的工作。我拍着胸脯安慰她,“股市输掉的那点钱,随便就挣回来了。”

   但她并不信我,认为我的翅膀还不够硬,仍需要她的加持。她依然惦念着为我在武汉买房,哪怕加入直销赚钱也在所不惜。

  在父母的朋友圈“打假”

   虽然小分子肽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毫无疗效,但是靠着卖保健品,老贾每月能赚到三四千元。妈妈看到了,也想加入保健品直销的队伍,加速买房进程。

   为让她悬崖勒马,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吐槽”了家中长辈,说他们宁愿相信骗子也不相信子女。用词之激烈,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火药味。

   没想到,我妈截了图,炫耀似的把这条朋友圈发了出来,字里行间流露出她被子女管教的幸福感,并且真的没有加入这场“直销”。

   这让我想到去年的天津静海传销案。当时的媒体报道中提到,骗子们对老年人非常耐心,试图让他们感受亲情般的温暖,以换取对老人们的巨大影响力。

   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凭什么骗子可以让长辈感受到温暖、可以占据父母的社交空间?我为什么不能占据主动?

   从那时起,我比以前更注重在父母的朋友圈“打假”,隔三岔五就转发一条关于保健品的辟谣帖,提醒长辈们防范风险。看到有科学依据的养生帖,我会群发给每一位我关心的长辈。我不想看着老人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被网络、被手机欺骗。他们购买各种理财产品、进行各种投资,一是出于对生活的焦虑,二是为了下一代生活得更加安逸。

   今年春节之后,妈妈就56岁了,脸上的皱纹比过去更深,白发比过去更多。

   但她仍把为我买房的事记在心里,还在“旅行青蛙”游戏里养了一只和我同名的青蛙“阳阳”。

   妈妈说,“阳阳”很听话,出门旅行还会给她寄回明信片。

   可我呢?我只顾着自己在大千世界前行,忘了在她需要时帮助她、照顾她,忘了在“雾里看花”的时代拉着她一起走。

  ■ 同题问答

   新京报:用一个词来形容2017年,为什么?

   妈妈:“操心”,为女儿奔波,操不完的心。

   新京报:过去一年,家乡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妈妈:山清水秀,空气变好了。生活更方便了。

   新京报:新的一年,有什么愿望和规划?

   妈妈:希望我的身体好,女儿生活有规律。

   新京报:你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希望怎么改变?

   妈妈:关心怎么转变年轻人的思想,让他们不要太脱离实际,太理想化。希望找个心理专家探讨一下。

  为给我买房 55岁母亲差点做直销

  母亲在用手机玩跳一跳小游戏。

  去年下半年,60多岁的亲戚老贾(化名)将微信头像换成了红底证件照。当时,我不太明白换头像的理由,只觉得有些怪异。

  今年初,在报道一个名为“龙绥国际”的传销组织时,我混进了他们的微信群。为了约束下线成员,该组织为每个层级建了微信群,还要求群成员把头像统一换成白底西装证件照,并上报身份信息。那一刻,我想起了老贾,想来他也是陷入了类似组织。

  我的家乡在湖北十堰的一座小县城。许多老人像老贾一样,越来越信任微信群、朋友圈和各类手机APP里的内容。他们平日里积蓄不多,抗风险能力不强,但对微信上的“直销”生意、理财产品十分热衷。

  真正让我神经紧张的是,某一天,妈妈的微信朋友圈里也出现了某款保健品直销的广告。

  我无法再对这些专做老年人生意的帖子视而不见,对妈妈进行了各种说服工作。我希望她能明白:互联网并非遍地黄金,那些闪耀着诱人光芒的理财、直销,很可能是诱骗老年人上钩的陷阱。

  “研发产品的人得了诺贝尔奖”

  妈妈在朋友圈里转发保健品广告,是在去年下半年。那是一款含有“小分子肽”的“功能性食品”,用40℃温水冲泡后服用即可治病。

  广告宣称,它专为“肠胃病人群”“三高人群”“美容瘦身人群”等群体设计,具有降血压、促进造血、修复肝损伤、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能,甚至宣称“补肽等于补生命”。

  妈妈说,她是从老贾那里知道这款产品的。年轻时,老贾做过县城的商场经理,为人谨慎,不是那种轻易上当的人。安利在县城盛行时,他还阻止身边的人加入,怕是传销。

  但年纪大了,老贾反而愿意相信别人。比如购买小分子肽之前,就为另一微商组织换了微信头像。

  去年,老贾妻子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跑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有可治愈的方案。医生说,这个病不好治,只能隔段时间输一次血维持。

  恰巧此时,老贾身边的一名中学老师告诉他,小分子肽功效奇特,兴许能治好妻子的病。可是这种功能性食品880元一盒,一盒能吃5天。老贾每月只有几千块退休金,用来输血治病都不够,但他还是决定试试。

  在中学老师“多拿几盒,吃多了才好见效”的劝说下,老贾第一次就买了4盒,花了3500多元。可一个疗程吃下来,妻子的病还是老样子。

  “但外省的一些人说,吃了之后身体确实比以前好。”老贾叹了口气,“也许是他们自己本身就会保养吧。”

  尽管如此,老贾还是买了不少小分子肽,因为这是一款直销产品,买回来再卖出去,可以拿到相应的奖金。“又能治病,还能赚钱,为啥不试试呢?”

  老贾坐大巴去了湖北某地,亲眼参观了小分子肽的厂房。那是一座以电商而闻名的城市,不少公司都有直销牌照。这家公司也挂靠在一家有牌照的公司名下。在老贾眼里,这就是最强有力的背书。

  回家后,老贾学会了各种“专业术语”,开始向周围人推荐,妈妈也是其中之一。

  此前,妈妈偶尔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转发各种养生帖,对挂有新鲜名词的帖子情有独钟。

  我曾经偷看她的微信,发现她和不少年龄相仿的朋友,会相互转发一些不知哪里看来的保健帖、理财帖。转完帖子,谁也不说话,但相同的帖子又会被转发到其他人那里。

  这些帖子有着各种各样耸人听闻的标题,比如,“这个千万别买,难怪绝症越来越多”“晚餐与体重和寿命的关系,幸好今天读到”等等。有时,连喝水都能讲出许多规矩。

  但妈妈转发小分子肽的广告,还是让我意外。在我的印象里,她十多年前便开始上网,在信息爆炸、鱼龙混杂的虚拟世界,她并不缺乏辨别能力。

  “妈,你不觉得这个小分子肽可能是骗人的吗?”

记者述个人经历:为给我买房 55岁母亲差点做直销(记者:为给我在省会买房 55岁母亲差点做直销)

  想不到,她用广告语回答了我的质疑:“你看,研发这个产品的人还得了诺贝尔奖。”我不信,用几种搜索引擎搜索了那位专家的名字,并没发现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信息。

  为了防止老妈受骗,我上网对小分子肽产品进行了一番搜索,发现不止一种产品声称含有这种物质。就像上世纪的电视广告一样,每种产品都列举了该物质的种种奇特功效,还会附上一张证书,证明它获得过某种专利。

  “还不是为了给你攒钱买房”

  “别人买保健品为了治病,你有啥必要做这个呢?”

  “还不是要给你攒钱买房子。”我妈讪讪地说。她生性要强,一直想为我在省会武汉买套房。在她看来,女孩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免得以后无处落脚。我也知道,她不愿像电视里那些孤寡老人一样,老了就被送进养老院。她曾多次说,将来哪一天,等我离京回来,她就去我那儿,一心一意照顾我。

  2015年发生的事,打乱了原来的计划。那一年春天,武汉的房价突然蹿升,全国A股市场全线上扬。几个月里,不断有新人入市,全国人民为之疯狂,似乎只要进了股市就能坐等收钱。

  那场浪潮中,我的几位表哥也都小赚了一笔,少则几千,多则几万。

  过去智能手机不普及、网络不发达时,我妈听说有人炒股赚了几十万,总是摆摆手:风险太大。但那一年,她买房的念头蠢蠢欲动,加上足不出户就能获取各种股市信息,看了几个月,她终于坐不住了。

  4月的一天,我正在武汉读大学,突然接到老妈电话。电话一通,她就让我为她开个股票户头,再推荐几只能赚钱的股票,很急切。

  听闻妈妈要炒股,我在电话里一遍一遍重复提示风险,在微信上长篇大论狂轰滥炸。她不直接反驳我的观点,只是甩来几个股市上涨的微信链接,试图说服我只要炒股就一定赚钱。

  你来我往的战争僵持了一两天。最后的结局是,我请在银行工作的表哥帮她挑选了几只基金,我自此不再过问。在我心里,大银行的基金产品应该有保障。

  不幸的是那场股灾波及甚广,老妈的基金也未能幸免。股灾过后,我几次打电话问她战绩如何,她总是一笔带过:“亏了。没多少,别问了。”

  后来我才知道,她为了给我赚出买房钱,几乎亏掉了自己的养老钱。表姐说,妈妈怕我急眼,一直不让说。

  从那以后,妈妈虽然还会照常给我生活费,但改变了自己的消费风格。她减少了淘宝次数,不再出门旅游,生活用品也选便宜的买。她打听了很多赚钱的方式,比如开餐厅、开网店、做微商,想要在股市外的战场“扳回一局”。

  也是那段时间,我大学毕业并找到了一份待遇还算不错的工作。我拍着胸脯安慰她,“股市输掉的那点钱,随便就挣回来了。”

  但她并不信我,认为我的翅膀还不够硬,仍需要她的加持。她依然惦念着为我在武汉买房,哪怕加入直销赚钱也在所不惜。

  在父母的朋友圈“打假”

  虽然小分子肽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毫无疗效,但是靠着卖保健品,老贾每月能赚到三四千元。妈妈看到了,也想加入保健品直销的队伍,加速买房进程。

  为让她悬崖勒马,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吐槽”了家中长辈,说他们宁愿相信骗子也不相信子女。用词之激烈,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火药味。

  没想到,我妈截了图,炫耀似的把这条朋友圈发了出来,字里行间流露出她被子女管教的幸福感,并且真的没有加入这场“直销”。

  这让我想到去年的天津静海传销案。当时的媒体报道中提到,骗子们对老年人非常耐心,试图让他们感受亲情般的温暖,以换取对老人们的巨大影响力。

  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凭什么骗子可以让长辈感受到温暖、可以占据父母的社交空间?我为什么不能占据主动?

  从那时起,我比以前更注重在父母的朋友圈“打假”,隔三岔五就转发一条关于保健品的辟谣帖,提醒长辈们防范风险。看到有科学依据的养生帖,我会群发给每一位我关心的长辈。我不想看着老人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被网络、被手机欺骗。他们购买各种理财产品、进行各种投资,一是出于对生活的焦虑,二是为了下一代生活得更加安逸。

  今年春节之后,妈妈就56岁了,脸上的皱纹比过去更深,白发比过去更多。

  但她仍把为我买房的事记在心里,还在“旅行青蛙”游戏里养了一只和我同名的青蛙“阳阳”。

  妈妈说,“阳阳”很听话,出门旅行还会给她寄回明信片。

  可我呢?我只顾着自己在大千世界前行,忘了在她需要时帮助她、照顾她,忘了在“雾里看花”的时代拉着她一起走。

  ■ 同题问答

  新京报:用一个词来形容2017年,为什么?

  妈妈:“操心”,为女儿奔波,操不完的心。

  新京报:过去一年,家乡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妈妈:山清水秀,空气变好了。生活更方便了。

  新京报:新的一年,有什么愿望和规划?

  妈妈:希望我的身体好,女儿生活有规律。

  新京报:你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希望怎么改变?

  妈妈:关心怎么转变年轻人的思想,让他们不要太脱离实际,太理想化。希望找个心理专家探讨一下。

到2020年结束,最早一批90后就步入30岁。三十而立,面对可能要带来的“中年危机”,不少90后网友在社交平台发问,“30岁要多少存款才正常?”

个人记账APP挖财近日发布的年度账单可以提供一个参考。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浙江、天津、江苏的30岁人群人均年结余均超过了五万元大关,其中北京和上海相应人群的年结余接近10万元。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在不同地区30岁人群的财务状况差别较大。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薪酬待遇相对更高,江苏、浙江等省份年结余率均突破五万元,财务状况比较健康;而东三省、湖南、贵州、广西、江西、青海、西藏等省份30岁人群的年存款未能超过三万。

“无节制消费”、“身负网贷”等是许多人对90后的刻板印象。此前界面职场也曾报道在我国有一群“负债者联盟”,他们因为超前消费,在花呗、京东白条、微粒贷等网贷平台身背巨债。但是挖财记账数据显示,大部分90后已经摆脱了这个被贴在他们身上的“精致穷”标签。

据年度账单报告,1990年出生的挖财用户,在2020年人均年收入超过20万元,全年人均支出达到16万元,人均净资产接近24万元。从数据可见,刚刚步入30岁的90后在赚钱和消费能力都比较高。

在收入方面,30岁的“打工人”仍以工资薪水、奖金分红为主要收入来源。不过除主业外,他们也开始了“斜杠人生”,有6%的人均年收入来自兼职外快,是灵活就业的中坚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互联网平台理财项目的普及和便利,90后除了将钱存进银行,对理财投资的意识也并不差。去年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联合支付宝发布的《2020国人理财趋势报告》指出,近四成网上理财用户已经有了做“三笔钱”配置的习惯,即把钱分为短期开销、保险保障和投资增值三部分。

挖财记账数据同样显示,90后人均投资理财金额水平达到了3.1万元,这意味着年轻人不仅更懂钱生钱,也能居安思危,通过保险等方式防范生活中的未知风险。

在支出方面,居家支出占90年出生人群总支出的1/4,这其中又以房贷、装修、房租比重最高。和父母辈不同的是,在面临房贷、装修款项、房租压力时,90后并不会缩衣节食,他们购物欲望依旧强烈,在整体支出大类中位列第二。

那这群刚步入30岁的年轻人怎么为自己攒下存款的呢?据界面职场此前对新青年消费趋势的报道,90后活跃在移动购物类平台,他们追求好货不贵,有7%左右的用户会经常使用比价、导购类APP来寻找低价。

也有很多收入不高的年轻人舍得买大牌、买奢侈品,但是他们对价格同样敏感,会想尽办法找到最便宜的方式选购奢侈品;在日用品上更是斤斤计较、锱铢必较,各类比价、薅起羊毛来毫不含糊。随着疫情对其收入的影响,90后群体在消费上更加精打细算。

这一点在不同性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挖财记账介绍,看着李佳琦直播买买买的女性群体,善于货比三家,在优惠打折时快速下手。数据显示,女性结余比为25%,高出男性4%,从财务角度来看,女性的持家有道不无道理。

近年来,民政部不断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结婚率出现了6连降,从2013年的9.9‰下滑至2019年的6.6‰,经济越发达地区结婚率越低。目前,中国有超过2亿单身成年人,其中有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一数字会上升到9200万人。

挖财记账指出,90后的婚恋生育观已经发生了改变,“愿等待不愿将就”成为了这代年轻人的首要选择,“单身经济”成为商家竞相逐利的蓝海。

据尼尔森发布的《中国单身经济报告》显示,单身人群消费动机基本都以自我需求为导向,并且倾向购买品质更好的商品,他们的消费支出更具自由化。

数据显示,97%的单身消费者会选择网购,62%的单身人士更倾向于点外卖。此外,单身人群注重自我投资,对生活和自我期望会更高。尼尔森报告显示, 22%的单身消费者期望未来一年中利用时间去读书,18%的单身消费者希望学习新技能,17%的单身消费者希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界面职场注意到,单身青年除了在餐饮和娱乐两大类比已婚已育群体消费更多,他们还更倾向于将闲钱用于投资,让财富增长的动力更强。数据显示,单身族投资金额要比已育人群高出5000元,“理财防老”替代“养儿防老”的风险意识逐渐显现。

反观已婚已育的30岁人群,面对家庭人口增加,开支相应增加。挖财年度账单表明,已婚已育30岁人群正处于生养小孩初期,夫妻在宝宝方面的开支已经超过3.6万元。

面对这样一份责任感,为人父母的家长有了更多的赚钱动力,在生意方面的投入,已育家庭更为激进,一年的生意支出已超过22万元,远超单身群体的15万元。同时因为小孩的出生,扩大居住面积的需求变得急迫。在购置房产、装修上,家长们出手更为阔绰,一般消费购物方面,这些人买买买的意愿度也高于单身人群。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