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战役中我国坚守的李海欣高地,1999年为何划归越南?
老山战役中我国坚守的李海欣高地,1999年为何划归越南?
滇南往事05:老山战役中我国坚守的李海欣高地,1999年为何划归越南?
松毛岭战场,又名那拉战场
李海欣高地和“15勇士”
“李海欣高地”得名来源于原昆明军区陆军第14军40师119团8连的代理排长李海欣。
李海欣,河南省临颍县人。1962年8月出生,1980年11月入伍。1984年在老山防御作战争中,李海欣率领14名战士,克服重重困难,坚守松毛岭142号高地26个昼夜。“7.12”炮战打响后,他带领14名战士在守卫松毛岭142高地作战中,与近500名进攻越军浴血奋战,英勇牺牲。中央军委授予李海欣烈士“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昆明军区将142号高地命名为“李海欣高地”。从此“李海欣高地”与上甘岭齐名,是又一座用信念和热血铸就的丰碑。
“7.12炮战”开始后,我军虽然用火箭布雷车向老山及松毛岭前沿纵深500米布置了大量地雷,炸死炸伤不少越军,越军仍不计代价向我前沿阵地进行反扑。越军想取得老山,必先攻下松毛岭,而位于松毛岭最前沿的当属142高地,即李海欣高地。
李海欣高地海拔仅有300米,与老山主峰的落差达1000米,更低于松毛岭其他高地,是松毛岭的前出部,地理位置位于越南境内。那么越军想攻占松毛岭,必先攻下142高地,攻下142高地,才能打开进攻松毛岭和老山的道路。
松毛岭地形图
142高地位于越南河江省那拉村与清水河村之间,有扼守河边公路的便利。
142高地地表面积不大,地势低矮,是土石山,易攻难守,加上当面之敌有越军一个小青山直瞄火炮阵地(地势更高),李海欣和他的战友一到阵地,就遭遇敌人持续不断地炮击。阵地面积太小,我军只能派遣班排级别兵力到这里进行防守。我军为什么会选择在地势低矮的142高地进行防守,主要是侧翼其他高地的安全,同时有迟滞敌人进攻路线的作用。
1984年6月17日,李海欣带领8连9班的9名战士、机枪3连5班的5名战士,加上他自己,一共15人进入142高地。这个原本寂寂无名的高地,从此和15勇士融为一体。
142高地条件非常艰苦,三面在敌人包围之下,缺粮缺水缺掩蔽物,李海欣和战友们白天蹲守猫耳洞躲避敌人炮击,晚上一边提防越军夜袭,一边挖工事,很快挖出堑壕,建立防御阵地,并挖了一条交通壕与146号高地相接。但这些堑壕和交通壕易被越军炮火摧毁,好的是李海欣和他的战友们利用山体的溶洞优势,在这里挖了坑道,长约20米,呈之字形,这在后面的防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海欣高地
7月12日凌晨,敌人以一个加强营和特工团一部约500人,利用黑暗抢先向142高地发起进攻。他们的计划是,抢占142高地后,随即向地势更高的146、145高地攻击,然后全面占领松毛岭。然而,让越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计划10分钟拿下的142高地,却在这里碰上了硬骨头。越军从天不亮的4:50时发起攻击,到早上6:50时,迟迟没有拿下142高地。越军最后不得不用炮火对142高地进行覆盖,才勉强攻下142高地的地表阵地。
开战后的142高地,15名勇士在李海欣的指挥下,作战勇敢,机智顽强,利用重机枪、轻机枪、集束手榴弹、反步兵地雷,打退了敌人6次强攻。李海欣的作战方式是,在东、南、西三面环敌的情况下,他把15人分成若干战斗小组,各负责一面敌人的强攻,又互相支援,利用重机枪、轻机枪打敌人后援。特别是敌人进攻路线上,我军預先埋设的大量地雷,被敌人工兵排除后,幸好有李海欣和他的战友们在阵地前沿设置的反步兵定向地雷,给敌人造成了极大阻力。
天亮后,敌人偷袭不成,发动全面进攻,东面约有200人进攻,南面和西南各有100人发起攻击。首先20余名越军从东北方向突破前沿阵地,李海欣命令守卫东侧的9班长杨国跃等5名战士,把敌人赶出去。杨国跃等5名战士与突破阵地的敌人展开激战,最后毙敌10名,将敌打退。西侧的20多名敌人又冲上来,李海欣带领蒋志华扑过去,他们用冲锋枪猛烈扫射,毙敌8名,并按响一颗预设的定向地雷,打退了越军的进攻。南面同样由5名战士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战斗中,李海欣右胸中弹,他忍着剧痛,按响了一颗定向地雷,将越军炸退。这时,越军集中兵力向东侧高地再次发起进攻,在激烈的战斗中,李海欣推开为他包扎伤口的战友,眼看敌人接近阵地,他使尽最后力气,爬到定向雷压火点,按下电钮,当定向雷爆炸的同时,敌人投来一块 TNT炸药,在他头顶爆炸,李海欣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反步兵定向地雷
李海欣牺牲后,9班长杨国跃接替李海欣指挥战斗。
越军被打退后,开始用炮火向142高地覆盖。
敌人炮火太猛,杨国跃为减少伤亡,最后带领战友们转入坑道继续作战。表面阵地随即被越军占领。敌人攻占表面阵地后,发现了坑道里的杨国跃他们,越军在坑道口用机枪和手榴弹向杨国跃他们发起攻击,杨国跃和战友们则利用坑道优势,用轻重机枪和手榴弹进行还击,击退了敌人的多次攻击。
战斗持续到下午1点半左右,坚守在坑道内的杨国跃等勇士终于等来了反攻,我军119团派出部队反攻142高地。杨国跃把退守到坑道内能战斗的战士编成4个小组,趁越军不备冲出坑道,与支援部队对越军实施两面夹击,一举夺回了142号高地表面阵地,恢复了原防御态势。
敌人反扑松毛岭无望,在我强大炮火的打击之下,失望之极,溃败如落水而去。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向松毛岭发起营团以上规模的攻击。
在这次被称为“7.12大捷”的142高地防御作战中,李海欣15勇士以一当百,与数十倍于我之敌激战9小时,打退了敌人的6次疯狂进攻,毙敌104名,缴获各种枪支185支(挺),牢牢守住了阵地。15名战士中,有9人负伤,5人牺牲,其中3人和敌人同归于尽。
老山战场
“十五勇士”的光辉英名分别是:李海欣(烈士)、周忠烈(烈士)、刘家富(烈士)、李国文(烈士)、唐友国(烈士)、杨国跃、胡友文、夏锦忠、彭明林、马平华、董朝贵、张庆龙、蒋志华、段春和、陈光满。
战后,中央军委授予代理排长李海欣烈士、9班长杨国跃“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昆明军区授予周忠烈烈士“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授予李海欣等15名战士“老山十五勇士”荣誉称号(15勇士8人荣立一等功,2人荣立二等功,5人荣立三等功),并将142号高地命名为“李海欣高地”。
现在松毛岭142高地(李海欣高地)已划归越南,它原本就不在我国版图之内。1885年清政府和法国殖民政府签订的《中法新约》,松毛岭142高地(现李海欣高地)已在国境线之外。我国有了象征意义和战术价值极高的老山主峰,军事价值低于老山主峰的松毛岭142高地(李海欣高地)不在国境线之内也就不奇怪了。但这丝毫也不影响我们命名它为李海欣高地,毕竟这是我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丰碑,将一代代影响和激励我们的后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敢为国家奉献一切。
如今,站在松毛岭和老山峰顶,可随时俯瞰李海欣高地,以及越南纵深20公里的山川,军事上的主动,于我们更加有利。
(待续 夏安/文)
01对越反击战,云南方向解放军攻占越南境内多少城市,歼灭多少敌人
02松毛岭炮战,越军到底死了多少人,为什么至今还有尸体找不回来
03越南网民不相信松毛岭炮战死了那么多人,看看渭川墓地都不说话
04房东女儿暗恋陈传勇,可陈传勇不知道,他牺牲后,她找遍野战医院
老山15勇士
李海欣烈士
李海欣烈士之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