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纳问网 > 杂谈 > >正文

​小说精读:《邮差先生》

摘要小说精读:《邮差先生》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宿艳 潍坊实验中学语文老师,从教8年。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杨文慧 / 责编:孟丽 审校:孙梦霞 / 美编:左佐 编者寄语 《邮差先生》...

小说精读:《邮差先生》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宿艳

潍坊实验中学语文老师,从教8年。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杨文慧 / 责编:孟丽

审校:孙梦霞 / 美编:左佐

编者寄语

《邮差先生》是师陀先生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部小说。文中的乡村生活平静恬淡,邮差先生同邻里温馨地对谈交往。小说叙述语调平缓,没有很强的故事性。在阳光温暖的午后,只见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平易近人的邮差先生漫步在大街上,分发着家家户户的书信。那流淌在心中的信任和善良,那欢跃在空气里的平淡和自乐,让我们丝毫察觉不出小说居然写于哀鸿遍布之时。我们从作者笔下感受到的,是浓重的乡土情结和平民关怀意识。在黑暗而令人窒息的社会中出现的温馨文字,是对人心最好的抚慰。

文 本 研 读

邮差先生

作者:师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但仍旧有许多剩余时间,每天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每天”“埋头”显示出邮差先生工作重复,细致认真。)——再加上岁月的侵蚀,他的脊背驼了。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他念着,将它们拣出来,然后小心地扎成一束。

明确: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及主要人物,介绍邮差先生的外表、装束及日常工作,塑造了年老、眼花、空余时间富足的邮差形象。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小米饭”“大头菜”语言幽默,以此代指想象中的云南、甘肃的生活。)

明确:感叹远方的来信,显示邮差先生寓居小城,未曾去过远处。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催饷”原指催要薪资,在此指学生按时向家长要生活费,邮差替家长抱怨。)

他在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走着,一面想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极幸运的从脚下飞起来,(“幸运”写出邮差内心的轻松愉悦。尘土沾染在他身上,他毫不在意。)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这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这是家长对孩子即将学业有成的甜蜜抱怨。)他将听他过去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这种怨言,心里充满善意,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明确:邮差先生熟知周围人的生活,他送的信大多是学生向家长要生活费的。

邮差先生于是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大声在过道里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揣测给老人写信的人的身份,暗示当时男子做生意及当兵非常常见。)一条狗激烈的在她背后叫着。她出来的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旧时以商店名义出具证明所做的保证),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他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全部送到,那么在这个小城里,另外难道还会有什么事等候他吗?②虽然他有时候是这样抱歉,他为这个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破折号,起语意转折的作用,将送来的不好消息省略。)

明确:邮差先生给老太太送信,并对极少有的坏消息表示歉意和忌讳。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明确:邮差同爱开玩笑的小子说话。在轻松和缓的送信过程中也有愉悦的事发生。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的照到街岸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劳动之后,心情愉悦。)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明确:结束一天的送信过程,邮差先生对小城生活感到心满意足。

知 识 建 构

散文化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这类小说淡化情节,结构散化,虚化人物,营造意境,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对此类小说的阅读,既要立足文体(小说),又要对其特质(散文化)有所关照。“散文化小说”的主旨往往比较含蓄,较多的是通过作者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抗争)、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思考人的命运),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爱与恨、情与欲)、人性的复杂多变(鲜活的、动态的)等主旨。

如《邮差先生》,即以邮差先生的所见所闻所想展现出小城宁静、祥和、舒缓的生活情调,把小人物写得生动形象而可感。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