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台、抚台、藩台、臬台、道台都是什么官职,述说清代的官制
制台、抚台、藩台、臬台、道台都是什么官职,述说清代的官制
制台、抚台、藩台、臬台、道台都是什么官职,述说清代的官制
一些朋友在看清朝电视剧的时候,总有一些不解,一些官员不称呼互相的官职,而相互称为藩台大人、臬台大人、道台大人,其实这就是清代清朝官制,比如:制台、抚台、藩台、臬台、道台等。
疯狂哥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清代的官制。
总督、巡抚
清朝的省一级官员中最大的就是总督,管理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员。如果总督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那么就是正二品;如果兼的是兵部尚书衔,则为从一品。但也有很多例外,比如曾国藩收拾了太平天国以后,慈禧认为他功大,将曾国藩升任为直隶总督,加正一品大学士,封爵一等候。
清朝全国共有九个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驻保定,后改为天津)、两江总督(驻江宁)两广总督(驻肇庆)、湖广总督(驻武昌)、闽浙总督(驻福州)、四川总督(驻成都)、陕甘总督(驻兰州)、云贵总督(驻云南府)、还有一个比较特别是东三省总督,但那时也叫奉天将军,常驻盛京。
巡抚是主管一省的军政、民政大员。通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衔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在全国各省分别设有巡抚,除了江苏巡抚驻苏州外,其他都在省城。
清朝地方官员对总督(或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统称为三大宪。总督一般又简称为制台、制军,巡抚则简称为抚台。制台和抚台我们现在都比较好理解。
布政使、按察使
布政使清朝和明朝有所区别,明初布政使可看做是地方官的一把手,和按察使、指挥使并列第一,分管民政。而清朝的布政使则是总督、巡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类似我们今天分管经济和人事的副省长。
康熙六年(1667年),全国各省都设有布政使一名,官阶一般都是从二品,地方官员在称呼布政使时都简称“藩台”。
按察使是专门管理司法和刑名的官员,正三品官阶,和布政使并称“两司”,清朝区别于明朝的是,地方不设指挥使管理军事。而在地方驻防八旗和绿营,八旗的归属都统、副都统管理。而我们在影视剧中常见的提督则是省级的最高军事长官,统管一省绿营。提督归总督、巡抚节制。清朝地方官一般简称按察使为“臬台”。
道员(道台)
道员是清朝独有的官职,和明朝布政使下属的左右参议比较类似。道员是总督、巡抚和地方官(知府)之间的官员,品阶一般都是正四品,很多时候,道员作为布政使或按察使的副手,专门负责督粮、督河等工作。督粮的称为“粮道”,督河的称为“河道”。
其他诸如驿传道,海关道,屯田道,茶马道等,一般由当地同品级官兼道员。其职责类似今天的省里的厅长级别。道员这个官名百姓一般都称为“道台”大人。
这就是清代简单的官制介绍,此外还有学台等官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