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纳问网 > 生活 > >正文

[路演]国信证券:加快推动全价值链财富管理([转]人一生的投资历程中最容易遭遇到的40条骗人话)-全面的分析解答

摘要(002736)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5月19日下午在全景路演举办。公司财务负责人周中国在本次活动上表示,全价值链财富管理是公司“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一环,公司将结合行业趋势...

[路演]国信证券:加快推动全价值链财富管理([转]人一生的投资历程中最容易遭遇到的40条骗人话)

  (002736)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5月19日下午在全景路演举办。公司财务负责人周中国在本次活动上表示,全价值链财富管理是公司“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一环,公司将结合行业趋势和业务实际,借鉴优秀同业经验,围绕扩大客户规模、优化客户结构、丰富金融产品、完善内部管理、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加快推动全价值链财富管理。

  周中国具体指出,一是加快互联网引流提质增效,强化线上营销服务能力;二是聚焦优化客户结构,提升机构综合服务能力;三是丰富产品货架,提高产品质量,完善代销产品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组织管理;四是完善投资顾问服务体系,持续发展基金投顾业务;五是强化总部专业赋能,优化升级分支机构管理。(全景网)

  

个人金融投资市场的繁荣肯定是件好事,比如投资者们才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资产配置才会更丰富。不过随着这个行业的公司多起来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激烈的竞争会让不少公司为了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而不择手段。

这些人利用了投资者想轻而易举致富的心态, 运用在投资理财方面相对于一般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性,制作了很多让自己不怎么样的投资产品看起来完美无缺的包装手段。这些包装手段运用在他们和 投资者之间的交流上则被称作“话术”。

其实不仅是初级投资者,那些自认为专业知识丰富的人士也难逃被话术蒙蔽的命运。比如在1995年, “慈善家”小约翰·贝内特操控的新时代慈善基金被 发现诈骗1.35亿美元后倒闭,而内贝特诈骗的对象都是 美国有名的金融家,其中有世界最著名的基金经理约 翰·坦普顿的儿子小约翰·坦普顿,勒克菲勒家族的劳 伦斯·勒克菲勒以及高盛集团前主席约翰·怀特黑德。

其实这是个简单的庞氏骗局,内贝特运用了撩人的话术让大佬们相信,他们捐赠给新时代基金的钱可以翻倍.对基金投资方向,内贝特则优雅而神秘的暗示大家,那是神秘而高贵的事,这种办法竟然让新时 代基金俱乐部的成员在很长时间不担心基金的投资 问题,当然有人想知道,但是却不好意思去深究。

就像我们所知道的,这个世上最杰出的投资人沃伦·巴菲特,他的常年投资平均回报率是22%左右。而如果有人许诺他的投资回报可以达到常年60%或者翻 倍 ,那么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是多少呢?70亿分之一!这种概率要比被雷击中或者买彩票中奖还要低。

投资者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知道金融产品销售充满了话术的伪装,但是他们还必须要去投资,因为 只有那样才有可能战胜通货膨胀。

这期《好运·MONEY+》杂志为读者汇集了在投资历程中最容易遭遇到的40条骗人话,并对他们进行了分析,看看这些话的投资逻辑有多差劲。而且,我们也从各个金融行业营销用语中挑选了那些似是而非,最 容易模糊投资者视线的话。了解这些用语,会对投资 者最有效的买到自己需要的金融产品大有帮助。

当然,不是说有谁说了我们提到的这些句子,他就笃定是个骗子,只不过要是有人用以下的话来美化自己公司的产品,投资者要对他们多加小心。不管怎么 说 ,如何投资 ,投资者要依据自己的真实需求和理性判断,而不是花言巧语。

01、美国人为什么过得好,因为他们更多买保险

首先,美国人不见得比中国人过得好;其次,美国人到底买了多少保险和他们过得好不好也没什么 关系。美国人的社会保险程度是比中国要高不少,那 不是因为美国人聪明地去买保险,实在是美国保险卖 得比中国更便宜,这是竞争造成的。美国具有保险牌 照的公司有8000多家,激烈的竞争造成他们的保险 没有中国的这么高利润。如果中国的保险推销员把保 险卖得更便宜,中国的投保比率也会提高的,当然这 还要他们的公司同意。

02、您要不买可能就买不上了

如果在4年前,这个基金的销售员可能说的是实 话,但是那时候他们从不那么说,那时候他们说的更 多 的 是 ,“ 喂 , 这 位 先 生 , 您 遵 守 一 下 秩 序 好 不 好 , 大 家 都 排 了 好 长 时 间 队 了。”在 2 0 0 7 年 的 时 候 ,很 多 投 资者托熟人送礼找到基金销售人员要求申购基金不 是 一 件 罕 见 的 事 儿 ,到 后 来 政 策 当 局 为 了 公 平 ,开 始 让 买 基 金 像 现 在 买 车 一 样 进 行 摇 号 。不 过“ 美 好 ”的 日子总是过得太快,现在同种类的基金卖都卖不完, 投资者可以随意选择。如果那个销售人员再说什么不 买就买不到的?,那么他肯定是在骗人。

03、我们的母公司是海外上市公司

在很多国家上市比在中国容易得多,他们为了吸 引 公 司 去 上 市 ,把 上 市 的 要 求 降 得 很 低 。说 这 是“上 市”不能说是撒谎,但是其中可是什么公司都有。

04、你的总利息收入是.....

一般一个需要长期缴纳的保险,推销员会和客 户说其中的利息收入,比如“你就可以获得9%的利 息收入。”而这种总的利息收入是用15年的时间获得 的,如果按复利计算,每年的利息收入只有0.5%。

05、投吧,根本不用考虑

有一种投资是根本不用考虑就要加入的么?面 对这种投资,投资者唯一要考虑的就是这种投资为什 么会这么好。一个普通人遇到一个绝妙的投资,他果 断加入,很快发了财,这种事只有在故事里才有,而投 资者往往会听到这种故事。

06、新基金价格才1元钱,如果销售人员补充说买这 种新基金是价值投资就更可恶了,这种便宜和价值投 资毫无关系。开放式基金的价格反映的是其持有股票 的市值,1元钱一份的基金和50元钱一份的基金价值 是一样的。正好相反,新基金的基金经理有可能是一 些基金界的新人,他们在资本市场操作经验上缺乏, 对这样的基金,投资者最好的办法是看看再说。

07、我们被称为中国的巴菲特

在中国被称为巴菲特的人很多,但都是他们自己 称的。

08、他们是家大公司,我去看过

谁说大公司就不能赔钱呢?而且现在这个分工 很细化的社会,只要你愿意出钱,老婆都可以租到, 更何况几间豪华的办公室和一个漂亮的女秘书。

09、产品是为高端人士设计

投资者不要相信高端人士这个物种。做极高端 理财投资的,基本都是大银行的私人银行部,而且那 些部门的投资品也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他们的固定 投资产品风险会稍微大一点同时收益也稍高。要是一 个投资咨询公司说产品很高端,基本就有扯淡之嫌。

10、他们有原始股

一个持有即将上市的公司股票的人或者集体, 不会傻到把马上就要发财的机会让给别人。判断这 种怪诞的原始股的投资有一种方法:可以在百度或者 谷歌上搜索一下,看看是不是还有其他投资者也被这 样的原始股所骗,如果可以搜索得到,那这件事基本 可以断定是没谱的。

11、采用积极的投资策略

其实积极的策略很有可能意味着高风险。巴菲 特推荐过的投资物就是指数基金,这类基金的基本 为消极管理基金的主要形式。在1978年至1999年间, 美国共同基金中有79%的业绩比不上指数基金。

12、赚钱是板上钉钉的事

没有板上钉钉的事,如果你发现了,请报警。

13、这家公司的产品根本不愁销路

如果这句话放在20年前,有可能是真的,那时候 中国制造业的确会有很多产品不愁销路。但现在,虽 然有通货膨胀,人们所处的世界基本上是一个过剩的 世界,特别是制造业和农业的初级产品。如果某个投 资者得到亲戚或者朋友的建议,投资到某个根本不愁 销 路 的 产 品 中 去 ,那 么 9 0 % 的 可 能 是 这 是 个 糟 糕 的 投 资。这种对不了解的实体的投资也许是所有被话术包 装的投资中最危险的。

14、你不投资,可别后悔

如果投资管理人对投资者发出类似于威胁的 话,那肯定这个投资不怎么样。

15、我们知道内幕消息

这话要说得神秘一点,总会有人信。

不过记住巴菲特所说的:如果你具备100万美元, 然后再知道内部消息,那就具备了破产的一切条件 了。在股票市场上,很多人都声称自己是所谓的庄家, 自己比别人更早地得到交易信息或是影响投资的宏 观政策,或者他自己就干脆是××的儿子。这些信息基 本上是在骗人,如果有这种知道“内幕消息”的人,他 们是最不想让别人知道消息的。

16、我的投资理念来自于《易经》

《易经》和投资基本没什么关系,说投资理念 来自于《易经》和说投资理念来自于《大众家常菜手 册》没什么区别。

而且谁听说过中国古代某个研究易经的学者是 投资理财高手的?倒是那些穷困潦倒接近于乞讨的 游方道士们总是以《易经》作为糊口的白皮书。

17、我的朋友就投资了这个,他赚了

这种赚钱效应真的让人心动,还有比听到身边的 熟人投资赚钱更令人坐立不安的吗?但是理性投资肯 定不会是由嫉妒心驱使的。朋友赚钱并不能增加自己 赚钱的概率,投资是投资者自己和上帝之间的事。

18、某个大明星投资了他们,我还看到了他们录像

这很可能是真的,明星们真的投资了。不过世界 的基本有这种规律:渠道传播力越强,那么渠道上的 人智商越低。比如网络渠道强于电视,电视渠道又强 于报纸,报纸强于杂志— 你明白我的意思— 明 星投资了某种东西可能是一个反向指数。

19、我们的产品都是独家的

独家和收益差并不矛盾。在投资市场上,独家的 投资产品还真是以赔钱的情况占大多数。这主要是因 为金融产品没有专利可言,所以越是不错的投资形式 模仿的人越多,只有赔钱货才容易独家。

20、现在上涨空间很大

投资具有竞价性— 就是一个东西买的人多价 格会上涨;没人买价格会下跌— 如果一个人告诉你 一种投资上涨空间很大,那就是说这种投资还没人 买,如果这样的话,这种投资下跌的可能要大一些。

21、我们有自己的计算模型

计算模型根本就是个没谱的领域。在1998年的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是个好例子,他们集中了当时世界 上最好的数学家和计算机系统,但是他们仍然破产 了。对于推销计算模型的人,你可以问问他“你知道长 期资本管理公司吗?”这句话足够把他吓一跳。

22、难道你不想发财吗?

我们也很希望你能发财— 特别是在购买我们 杂 志 之 后 。但 事 实 总 是 不 那 么 尽 如 人 意 。从 1 7 9 0 年 以 来,美国普通股投资所获得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在8% 左右。在这种资产增值水平下,要过9年资产才能翻 一番。这已经算快了。发财没那么容易,别轻信。

23、你需要赶快去买

如果有人跟你这么说,这就是个非常危险的信 号 ,他 让 你 赶 快 干 什 么 ?八 成 是 让 你 赶 快 掏 钱 ,基 本 上越是出现这种情况,你越要把掏钱速度放慢点。

24、这个人要采取行动了

在 投 资 界 存 在 很 多 “ 这 个 人 ” ,“ 这 个 人 ” 包 括 巴 菲 特 、索 罗 斯 和 王 亚 伟 ,在 投 资 界 也 存 在 很 多“ 这 个 人”他们被传说总能先人一步做出最棒的投资决策。 有的人会劝投资者跟紧“这个人”,但你最好别理他, 投资界其实根本没有百战百胜的神迹。

25、交易费用只有万分之二

黄金杠杆交易听起来交易费用很低,实际上,黄 金交易公司告诉你的是总交易量的万分之二。如果 按照一般的黄金杠杆交易比例,这个数字应该乘以15 倍,大概是千分之三。

26、我们的月回报率是....

月回报率这个词在金融领域用的并不多,除了两 个 地 方 ,当 铺 和 高 利 贷 。如 果 那 不 是 高 利 贷 ,这 种 投 资 真 有 点 太 玄 了。要 有 很 高 的 流 动 性 ,又 要 具 有 收 益 保障,另外很可能还有高收益。骗人的可能性很大。

27、我们能战胜市场

几乎所有投资都把“我们能战胜市场”当成自己 的宣传语。能够战胜市场的人是存在的,但那是相当 少 数 。2 0 0 9 年 的 小 牛 市 ,只 有 2 % 的 基 金 战 胜 市 场 。无 论能不能战胜市场,基金都会向投资者收取管理费, 这才是事情的真相。

28、我们的投资是有保证的

如果投资到高风险市场的投资品是不会有保证 的,最有保证的投资是持有国债— 现在看来也并非 如此,如果你是个希腊人的话— 如果有人劝说你去 投资一个什么东西,收益比国债要高,又宣称这种投 资是有保证的,那他有可能是在骗你。

29、这个投资是个终生难得的机会

一个人终生难得的机会只有一个,那就是代表 这个人的小精子和卵子结合的机会,如果错过这个机会 ,那么这个人将无缘看到这个美好的世 界 。在投资问题上,根本不可能有人预测到这种事情的存在。

30、我们的产品来自极好的银行

好的银行发出极好的投资产品,这个幻想在银 行中却不存在,因为不管是谁所面对的投资市场都一样 ,谁都不能保 证 赢 。所 以 只 存 在 极 差 的 银 行 ,他 们 由于管理混乱可能金库被撬,但是不存在最好的。

31、聪明人都在购买

在资本市场上赚钱的人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那 些 人 ,而 是 在 性 格 上 具 有“ 优 势 ”的 人 ,这 些 优 势 包 括:有目标感,专心,不会忘记常识。所以即使真的聪 明的人都在购买,这种投资品也不见得是个好投资。

32、跟我们投资不可能亏损

基本上,你不能阻挡市场要你赔钱的步伐。因 此,没有不可能亏损的投资品。

那么,我为你提供保本如何呢?比如购买保本基 金。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信的,但是你要满足一系列 复杂的条件,包括必须在认购期购买、必须持有到期 等等。

33、在投资中使用期权策略

以期权策略为主的投资品,基本是上是在玩命。 危险程度,大概相当于俄罗斯轮盘。在给一个投资者 的投资中安排很大的期权成分的投资人,很难说他 对投资者有什么责任心。

34、我们能限定下降的幅度

如 果 他 指 的 是“ 止 损 ”,那 么 你 也 可 以 。简 单 地 说,止损就是你设定一个预定数额,一旦当你的亏 损达到这个数,系统就会自动帮你斩仓出局,避免你 愈亏愈多。但如果他指的是能让一项投资品“最多亏 10%”,那么他可就是在骗人了。

35、我们给你提供个廉价的交易

有一个廉价的交易在冲你招手,你首先应该考虑 的是为什么别人没有做这个交易呢?还有这个交易为 何廉价。当这两个问题真的清楚以后,你很可能会打 消交易的念头。

36、保险是一种长期的投资

保险不是投资。是保险公司拿买投保人的钱去 投资了。有的大病或者意外保险推销员会说,健康就 是一种投资。这话的问题在于,谁也不会因为买了某 种保险就降低了得病或者发生不幸的意外的概率,买 保险和健康根本没有因果关系。

37、其他人都不知道 这种做法

互联网是做什么用的?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网上 还有其他人都不知道的做法。在投资上,这种事也许 有,但他九成九是错的。

这个世界上最赚钱的是都是那些逻辑和操作都 简单的事,这种事情如此简单但是赚到钱的人不多是 因为这种方法也充满风险。

38、你应该关注业绩而不是费用

说这句话的人有80%可能是一个基金推销员, 他正试图将你的注意力从那1%、2%的管理费上转移 看,因为它正是基金的赚钱之本。看看管理费是如何 影响你的收益的:两个收益完全相同的基金,一个管 理费为1%,另一个为3%,那么按照复利计算,20年后 它 们 的 实 际 收 益 会 相 差 5 0 % 。( 如 何 计 算 的 请 您 自 己 视情况而补吧)

39、我们讲成为下一个XXX

将成为下一个茅台,将成为下一个浦东,一般什么投资比较热门,他们就会成为下一个什么。

这种骗人话是想引起投资者的联想,但一般来说,将成为的和正在做的毫无联系。

40、我们决不能错过机会

没有什么机会是不能错过的,因为你不能预测什么是机会。就像抄底一样,人人都说要超低,但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底部是什么时候。那些天天预测股市的人翻脸比翻书还快。我们总要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能看清楚什么是机会。

首先感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我们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共同组织了今年的“资本市场实务系列讲座”,并将讲座向其他院校开放,也非常感谢这么多同学和老师来参加今天晚上的讲座。我今天想探讨的话题是,未来大致10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经济怎样实现转型和突破,以及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首先,是一个引言。
  “美国人应该真正害怕中国什么”
  2011年9月27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它有一个非常吸引眼球的标题:《美国人应该真正害怕中国什么》。文章配了一张照片,是一个在天安门广场的中国人,戴着一付京剧脸谱,藏在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后面。这篇文章的标题和配图的隐喻是,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仍然在轰轰隆隆地前行,隐隐不安的美国社会想知道,中国经济的推动力是什么?中国经济有什么秘密武器?
  临近大选的华盛顿,各路政客和媒体炒作中国话题的不在少数,但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
  文章的大意是,美国决策者对中国研究人员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的专利数量大幅增加,感到非常担心。中国在学术出版物方面已经仅次于美国,到2015年前后,中国每年申请的专利数目将超过美国。它说我们的决策者感到担心是对的,但是他们却担心错了对象,为什么?它说中国的学术论文多是无关痛痒的,或者是剽窃之作,国家资助的研究所基本上没有出现任何的创新,这个我们显然不能同意。它说中国专利数量的增加并非创新的进步,只不过是向到中国的外国公司增加苛税的借口而已,它们除了提升国家自豪感以外,并无任何实际效果。这肯定也是污蔑。
  但是它下面一句话是对的,它说中国真正的优势在于它的下一代。他们从中国的顶尖学府毕业,正在走出校门,走向市场,开始创业,他们已经成为或者即将成为企业家。
  它里面特别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离我们这里不到1公里,在海淀街上,有一个咖啡馆叫“车库咖啡”,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就在这个小小的咖啡馆里,有几十张桌子,每一张桌上都是几个年轻人在创业,现在创业很方便,因为很多都是在互联网上做事情。还有很多天使投资者,其中也不乏一些煤老板,前来寻找投资机会,在他们中间穿梭,像钓鱼一样,很有意思。这样的咖啡馆在美国没有,硅谷的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是一对一的沟通,中国人很聪明,搞了个集体相亲,说我给你提供一个咖啡馆,你们都来创业吧,天使投资者你们都来投资吧,这两件事情每天都在这里发生。
  《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就是看了这个地方,回去写了上面这篇文章,说中国最值得美国人害怕的事情,是中国人发现了美国的秘密,什么秘密?科技和资本的结合。正是这个秘密,使得过去几十年中美国高科技产业得以独步天下。三十多年前,年轻的比尔·盖兹和乔布斯,也和今天中国的这些年轻人一样,刚刚走出校园,走向市场,开始创业。这位西方记者敏锐地观察到,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很多草根的创业者,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
  德国《明镜》周刊的记者也来了,他们看了之后得出一个结论,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地方有可能超过美国的硅谷,那就是中国的中关村。有没有可能呢?2009年,从硅谷走出去的IPO企业只有一家,而从中关村科技园区走出去的IPO企业是23家,今天,在这个园区中达到上市标准的公司已经超过了1000家。而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全国几十家国家级科技园区中的一家,还有无数非国家级科技园区。
  在这个小小的咖啡馆的故事背后,是今天中国经济社会几个重要而宏大的主题,科技创新,经济转型,大国竞争,当然,还有资本市场,因为,如果缺失了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的支持,那些年轻人们美好的憧憬,或许会变得黯淡无光。
  中国经济在三个鸡蛋上跳舞
  我想,我们要了解中国经济的未来,首先要了解世界,去年年底,在一次内部讨论会上,我曾经试图把影响我们生活的五件事情,做了一个简单的概括,几个月之后的今天,这几句话似乎依然成立,而且趋势依旧。
  第一,欧债危机:没有最糟,只有更糟。欧洲人一觉醒来,发现欧债危机已经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危机前的希腊人在沙滩上晒太阳,危机后的希腊人都在街上,一半在抗议游行,另一半在维持治安,最近的发展是警察和公务员也加入了抗议者的队伍。去年中国有一部穿越剧名叫《步步惊心》,不看内容以为是讲欧洲经济的。欧债远远没有结束,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第二,中东变局:没有最乱,只有更乱。去年至今,民主浪潮席卷中东。我们印象中的中东,男人都骑着骆驼,女人都带着面纱,好像与现代文明相隔遥远。但是,突尼斯的一个小商贩,验证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年之内,从穆巴拉克到卡扎菲,各路强人纷纷退出历史舞台,不幸的是,这一切并没有因此带来民主,今天的中东炮火交加,没有最乱,只有更乱[2]。
  第三,占领华尔街:没有最恨,只有更恨。从去年开始,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占领华尔街运动。1860年时美国作家福勒曾经描述当时的人们对华尔街的印象:“华尔街是一个塞满不洁之鸟的笼子,那里人们的所作所为令人憎恶,他们进行着可怕的交易,靠榨取朋友和邻居的财富来养肥自己”。从华尔街诞生的第一天起,美国人民对于华尔街的情感似乎从未改变,一直是“羡慕嫉妒恨”。唯一的不同是,金融危机后,危机的“始作俑者”们的不仅没有得到惩罚,而且似乎更加嚣张,引发了“世人皆曰可诛”的抗议浪潮,没有最恨,只有更恨。中国经济中的制造业和金融业,会不会有类似的割裂?值得我们警醒。
  我们回头看看金融危机后这几年的世界,发现颇有些不可思议之处。第一,美国人输出革命,输出民主,点燃了中东,烧到了后院,美国老百姓自己上街了。第二,美国地震,欧洲垮了。2008年美国出了个金融危机,2011年欧洲经济全面崩溃。第三,金融危机3年祭,我们发现世界似乎陷入了一个更大的危机。大家如果回头看一看过去几年很多经济学家关于世界怎样走出了危机的论断,你会发现经济学还是个比较难的学问。
  第四,中国周边局势:没有最险,只有更险。去年年底,北朝鲜发生了权力更迭[3]。我们惊奇地发现,过去的几十年间,世事变幻,敌友易手,唯有三八线两边对峙的集团依然故我,从未改变,一侧是朝鲜、俄罗斯和中国,另一侧是美日韩,为什么?地缘政治使然。身处东西方对峙前沿的弹丸之地,因一位28岁年轻人就任大统,牵动了世界上所有超级大国的神经。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中国,也突然发现自己在原先擅长的“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游戏中,已经从光脚的变成了穿鞋的,必须如履薄冰,投鼠忌器,不希望任何的突发事件,破坏崛起的进程。可以预料,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崛起并迅速改变地缘政治格局,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没有最险,只有更险。
  第五,中国经济:没有最难,只有更难。30年习惯了10%左右高增长的中国经济,到了2012年,突然发现增长成为了一个问题。这次总理两会的报告,讲了今年7.5%的增长目标,全世界反应非常强烈,大家觉得好像中国第一次放弃了保8的目标,震动还是很大的。中国的确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但轻易动用货币政策,会带来通胀,而推动大规模刺激计划,会延缓转型的进程,保增长,防通胀,促转型,三大政策目标,相互交错,相互矛盾,同时进行。大家应该看过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片,叫《太行山上》,上面有一段著名的台词,是阎锡山说的,他说你看我有多难,我要在“三个鸡蛋”上跳舞,共产党,国民党,日本人,哪个都不好惹。中国经济的“三个鸡蛋”,一个增长,一个通胀,一个转型,而且改革进入深水区,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应该说,迈入新世纪的中国,经历了非凡的成长。金融危机前后,从世界的富人俱乐部“G7”到所谓的“G2”(指中国和美国)的变化,标志着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大幅提升。同时我们要看到,尽管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还是比较明显的,在结构、效率、机制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有相当多的产业位列全球产业链底端。
  经济转型,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是从外需导向转向内需导向,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产业要增强全球竞争力,从比较落后的下游,迁移到中游或者中上游,这个过程有点儿像鲤鱼跳龙门,我们可以把它称为中国经济的惊险一跳。欧美危机带来的外需骤降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推动的外力,社会的进步往往是多重因素的倒逼,经济转型亦是如此。
  在历史的坐标系上,今天的中国经济处在什么发展阶段?
  2010年底,中国的人均GDP超过了4300美元,跨越了中等收入的门槛。历史上很多国家在达到人均GDP3000-4000美元之后,往往进入一个矛盾多发期,即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最有名的例子是阿根廷,一百年前的今天,阿根廷的人均GDP达到了大致4000美元,随后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不幸地经历了经济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十大社会乱象,一百年后的今天,阿根廷仍然未能跨出这一陷阱。这些问题今天的中国有没有?有些问题我们有,有些没有;有些问题我们以为我们没有,其实我们有。今天的中国社会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
  著名的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除了阿根廷,还有墨西哥、马来西亚等。为什么这些国家会出现中等收入陷阱?各种因素很多,各国国情也不同,但最根本的问题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一方面,人均GDP突破三四千美元之后,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的难度加大,可能会遇到一个瓶颈期,而所谓的经济转型,往往需要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这往往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另一方面,与此同时,社会期望值的增加不会就此止步,两者的剪刀差容易带来很多国家社会的失落乃至动荡。
  我们只需要观察一个产品,iPhone,就不难看到今天中国经济社会的窘迫。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社会热烈追捧最新款式的iPhone,不仅国内市场一抢而空,很多人甚至跑到香港或纽约去抢购,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生产iPhone的富士康屈就于苹果全球产业链的末端,iPhone在国际市场售价为360美元,而富士康分得的加工费不到7美元。从前些年的“13连跳”[4],到近年时常出现的工人骚乱,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是中国产业的利润率太低,在全球产业链中缺乏谈判力。今天的中国社会,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一分钟都不能等,社会的期望值迅速飙升,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社会层面亦如此,从近年来微博上不断爆出的郭美美和表叔等事件,我们看到,人们对于社会正义的诉求也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从富士康到苹果的跃迁,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应对挑战的唯一办法,是加快经济社会转型的步伐。我们怎样加速这一进程?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