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伯仁指的是谁?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伯仁指的是谁?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谚语最早出现在《晋书·列传三十九》。这句谚语的意思也很好理解,我怨恨伯仁,可是没有杀他的意思,问题是因为我的怨恨,导致了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这句谚语的意思很简单,也很明确。那么问题来了,这里面的伯仁指的是谁呢?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只听说过这句谚语,对谚语中的伯仁根本不知道。这是很正常的,这里说得伯仁,就是历史上的周顗(yǐ)。
关于这句话,要从两晋时期说起。周顗出生在门阀士族,在当时来说,周顗就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有了这样的身份,周顗肯定是非常富贵的,同时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历史上的周顗在司马越之子军司马毗属下为长史。
门阀士族在晋朝时期是非常厉害的存在,这一时期的门阀士族可以说是呼风唤雨。其中在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之后,门阀士族到达了一个新的巅峰。这时候的门阀士族,甚至已经开始威胁到了皇权,无论是哪一位皇帝,都无法忍受的。
东晋刚刚建立时,出现了一个门阀士族——王氏。这个门阀士族有两个代表人物,分别是王导和王敦,两人是堂兄弟的关系。王导和王敦的危险之处就在于,他们一个主导内政,另一个主导军事,可以说两人把持着东晋的命脉。
周顗与王导属于同事关系,两人共同为晋元帝工作。与很多同事关系不同的是,王导与周顗没有勾心斗角,两人的关系甚至是非常好的。当时的王敦属于主管军事的长官,在晋朝时期,实施的是九品中正制,就是说地方官员可以自行任命百官。
这个王敦手握大军,对晋元帝甚至都不服。很多时候晋元帝的命令他都置若罔闻。甚至是与晋元帝对着干,这可是一个皇帝无法忍受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晋元帝先是想了一个办法,慢慢的疏远王导和王敦,其次在收拾他们。
王敦自认为文韬武略无人能敌,不服朝廷管束,对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甚至抵触。看到这样的王敦之后,晋元帝非常恼火,不过晋元帝可是晋朝的开国皇帝,没有冲动做事。还没等到晋元帝做出反应,王敦不干了。
王敦在从武汉直扑南京,这让晋元帝可吓坏了。此时一个出谋划策的人站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刘槐,他向晋元帝建议将在南京的王氏家族成员一律杀光。要知道,此时的王导还在晋元帝身边。这件事可把王导吓坏了。
王导知道王敦的事之后,直接带着自家的二十多人,前往晋元帝前哭诉,说家门不幸,出了王敦这个叛臣贼子。不仅如此,王导每天带着这些人在晋元帝的门口,以示清白。恰恰王导与周顗是好友,于是王导托付周顗在晋元帝身边美言几句。
可是这个周顗没有按照王导的意思行事。面对这样的情况,王导怀疑周顗在晋元帝前说了自己的坏话。于是心里暗恨周顗。后来王敦打到南京城中,结果王导怀疑周顗,被王敦杀害。不过到了之后,王导发现错怪周顗了。
叛乱平定,王导继续主导东晋的朝政。周顗进宫见晋元帝,细述王导的忠君爱国,认为决不可错杀忠良。面对这样的奏章,王导痛哭流涕,就说出了"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这就是之后的“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