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三章(论语第三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三章(论语第三章原文及翻译)
大家好,最近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论语第三章不是很理解。然后还有一些网友想弄清楚论语第三章原文及翻译,网小编已经为你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和我们一起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闫艳
大家好,很开心和大家一起学习《论语》述而篇的第三章,我们先来恭诵原文:
子曰:“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白话文解释为:
孔子说:“道德不去修养,学习不去探求,听到的道理不能改变心意,不善的行为不能改正,这些正是我所担忧的啊!”
这一章孔子提出了自己的四大忧虑,即“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品德必须通过不断修行才能提高,学问则必须通过刻苦的研讨才能明了,遇见善事能义不容辞,有错误能及时改正,这四项内容是要不断提高的要点。总结一下就是,修德、讲学、徙义、改过,是孔子对自己的四个担忧。而在当时世风衰落的社会环境下,这也正是人们普遍忽视、不能去做的四个突出问题,因而引起孔子对自己的深深思考。
第一个忧虑是“德之不修”。德,以前探讨过很多次了。德者得也。也就是说人能够把学来的,或者是圣贤、老师告诉的这些正确的道理去做,在生活中、人际互动中去用它、行持它,那么内心自然有所得。你就会发现慢慢地你对人改变了,越来越慈悲了,越来越有耐心了,越来越知道怎么跟别人相处了,这是一种心灵上的成长,内心的一种成长,这叫作德。
这个德是修来的还是本来就有的呢?李炳南《论语讲要》中说,“德者,乃人所固有之明德。”告诉我们,这个德是人所固有的,叫明德,也就是《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是我们人人本来就有的,一点都不会欠缺,圣人有明德,普通人也有明德。那为什么圣人却能成圣成贤呢?原因在于圣人能够明明德,就是他把自己本来固有的明德显明出来;普通人很难显明我们本有的明德,这个明德被埋藏起来了。
那它是怎么被隐藏起来的呢?李炳南《论语讲要》中说:“心初动时,觉之,犹未失其明。不觉,妄动,则昧矣。昧则转为凶德。故须修之,使复其明。此即《礼记.大学》所云明明德。”一般人在对境的时候心转动,念头随易转动,当转到不好的念头的时候,就是由明德转向了凶德的过程,从而一点点失去本身的德,所以需要修,让明德一点点显露出来,也就是明明德。而圣人,在念头稍有转动的时候就能察觉,这就是明明德的第一个“明”。这需要我们不断修出来的?那怎么修呢?这个是绝对要学的。到底怎么学呢?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跟有经验的老师来学习。这个学习的部分是要建立正确的知见,理念上一定要知道。理念上知道道理,以后要不断地去摸索、去串习,就把从老师那边学来的东西不断地去练习摸索,这也就是一种学而时习之的历程。再就是行,就是把练习完的很熟悉的这些东西,在境界中行持出来。相信经过这样的过程,我们也能“明明德”,也能修德。孔子所忧,在于自己德业是否精进,是对自己的担忧,看到夫子对自己这种担忧,也深深地被策励。
第二个忧虑是“学之不讲”。《讲要》“学是学术,必须讲究”可通过讲学来教导大家共同修德,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德也会明明德,这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同时这也体现了夫子的仁爱之心,想要通过讲学来帮助更多的人。
第三个担忧是“闻义不能徒”。钱穆《论语新解》:“闻义,必徙而从之。”圣贤教诲我们,我们听到了就叫闻,用听到的知识改变自己以前错误的观念就是徙的过程,依圣贤教诲而行。《论语讲要》中说:“一本徙作从,亦通。”这个徙字,可以作从,就是跟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没有意见、没有疑惑,这个是闻义能徙。反过来,闻义不能徙,这就是孔子对自己的第三忧。
第四个担忧是“不善不能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难免会有,只要不是生而知之的,他自然就会在生长的过程中染上习气毛病,连孔子自己也说他不是生而知之,他是学而知之,所以有过失要能改,所以“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最大的善就是改过,过以能改为贵。那不善不能改,这就是夫子的忧虑。
夫子这样的圣贤之人,对自己所忧的这四件事情,跟我们所忧的是否一样呢?我们都忧什么呢?衣食?功名利禄?如果真能够像夫子这样忧自己“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那么相信我们跟圣人也不远了。在我看来,夫子能修、能讲、能徒、能改他都做到了,却还是担忧自己,由此感受到了夫子身上的谦卑,不愧是至圣先师,以及激励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一定向夫子对自己的要求那样去担忧自己,一点点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谢谢大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