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之母”-莫秀英
“广东之母”-莫秀英
她的一生是一场逆袭。
她因多年没有生育,惨遭前夫抛弃,但二婚却连生11个子女。
她参与设计了建设广东的三年计划,协助丈夫办了很多实业。广东好几个地方都以她的名字命名。
她是被人们尊称为“广东之母”的莫秀英。
1900年,莫秀英出生于广东高州,是家中第五个女儿,小名唤作“莫五姑”。
莫家从前家境不错,但到莫秀英这代,家道中落。加上莫秀英又是个女儿,不受家人待见,自幼就被寄养到了外婆家。
14岁这年,在外婆的包办之下,莫秀英懵懂出阁,嫁给了当地的地主李家。
莫秀英在婆家待到了18岁,一直没有生孩子。原本就瞧不起她的婆家以“无后”为理由,一纸休书,将她赶出了家门。莫秀英的父母自觉丢了面子,也不许莫秀英回娘家生活。
一出生就被家人嫌弃,嫁人后又惨遭抛弃。旧式女子的出路,总是艰辛无比。
幸好,她从小学了一门曲艺,还能凭此谋生。
走投无路之下,莫秀英远离家乡,去了阳江的一所戏楼,以唱粤曲卖艺为生。
很快,相貌出众、聪明伶俐的莫秀英凭着勤奋好学在戏班有了一席之地。
她的演出,场场爆满,吸引了很多的关注,其中不乏有身份的风流公子和文人政客,之中好几个都想纳她做妾。
但莫秀英心知这些纨绔子弟绝非良人,没有给予任何回应,直到遇见了陈济棠。
陈济棠在逛集市时偶然遇到了莫秀英,被面容姣好的莫秀英吸引,便与她攀谈起来。
陈济棠是军人,六岁入私塾读书,16岁参加乡试,排名第三,之后在广东陆军速成学校进修。两人初相遇时,陈济棠还只是个落魄的连长,在阳江、电白一带负责维持当地治安,且家中已有妻儿。
莫秀英看上了陈济棠长得气宇轩昂,谈吐文雅,相信他将来一定会有大作为。
虽然,陈济棠对莫秀英也是一见钟情,但莫秀英坦言她不能生育,迟迟不敢答应。
陈济棠不以为然,决意娶她做妾。莫秀英最后接受了追求,与陈济棠走到了一起。
婚后,两人相敬如宾,琴瑟和鸣,感情很是不错。让莫秀英喜出望外的是,本以为自己患有不孕顽疾的她竟然怀孕了。在携手的这段婚姻中,莫秀英连生七男四女,给陈家添了11个孩子。
自从莫秀英嫁给陈济棠后,不仅收获了满堂的子女,陈济棠的仕途也呈日益通达之势。
陈济棠虽有才华有本事,但不大善于与人打交道,莫秀英的性格和生活经验刚好与丈夫互补。
陈济棠的夫人病逝后,莫秀英成了陈济棠的正房夫人。在她的帮助下,陈济棠的事业越做越好,越做越大。短短十几年时间,陈济棠在军中的职位连年升迁。
1929年,陈济棠走入了毕生权力的巅峰,从一个落魄连长一跃成为“南天王”,主政广东的安定和发展。
可以说,没有陈济棠就没有之后的莫秀英,但没有莫秀英的才华和智慧,陈济棠也很难有后来如此之成就。
陈济棠主政广东时,深知底层艰难的莫秀英劝他多做善事,一切以民生为前提。陈济堂对妻子的建议基本上是照单全收,并且大力推动执行。他们一起在广东开办了学校、医院、建立了收容所等等。
莫秀英也一直用军官夫人的身份、影响力和财富为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而努力。在她的主持下,海珠大桥建立,广东第一家水泥厂、发电厂建立,振兴了广东的实体经济;她督办了著名的中山大学、中山图书馆;她还兴建了400多所小学,64所中学,大大推动了广东的教育事业。
当地的百姓十分爱戴与尊敬莫秀英,尊称她为“广东之母”,海南的“秀英码头”也是用她的名字命名。
抗战初期,夫妇俩逃至香港避难。莫秀英多次告诉陈济棠一定要守住气节。不要为了蝇头小利与日本人合作,无论如何不能当汉奸出卖国家。虽为女子,但莫秀英的深明大义丝毫不逊于任何男人。
可惜,在40多岁时,莫秀英不幸患上了肾病,一直在香港等地治疗,去世的时候年仅47岁。
悲痛万分的陈济棠将妻子安葬于湛江湖光岩。
后来,陈济棠去了台湾,1954年去世。他们的后人在1993年清明节完成了陈济堂跟莫秀英合葬的遗愿。
莫秀英从一个被家族遗弃的妇女,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被众人尊崇的“广东之母”,完成了人生的逆袭。虽然遍历艰苦,但坚强乐观的莫秀英从未看轻自己,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