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纳问网 > 杂谈 > >正文

​上海嘉定区概况

摘要上海嘉定区概况 嘉定区隶属上海市,位于上海西北部,是建设中的上海国际汽车城所在地,东经121°26,北纬31°39。东与宝山、普陀两区接壤;西与江苏省昆山市毗连;南襟吴淞江,与...

上海嘉定区概况

嘉定区隶属上海市,位于上海西北部,是建设中的上海国际汽车城所在地,东经121°26',北纬31°39'。东与宝山、普陀两区接壤;西与江苏省昆山市毗连;南襟吴淞江,与闵行、长宁、青浦三区相望;北依浏河,与江苏省太仓市为邻。[1]

嘉定建县于南宋嘉定十年,是名副其实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有“教化嘉定”的美称。

嘉定区总面积463.5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8.18万人(2017年末)[2],辖7镇3街道1个工业区1个新区[3],拥有嘉定武科举博物馆、法华塔、州桥等景点。

嘉定境内唐代时设有疁城乡,故嘉定又别称“疁城”或“疁”。嘉定区前身为嘉定县。

嘉定区(5)

秦代属会稽郡娄县,隋唐时属苏州昆山县。南宋嘉定十年(1217)置嘉定县,以年号为名,县署设于练祁市(今嘉定镇)。

建县时,春申乡领6个都,临江乡领8个都,安亭乡领6个都,平乐乡领4个都,醋塘乡领3个都,共27个都。都领区(区分正副扇及中上下),区领图,图领圩。淳祐年间,春申乡易名守信,临江乡易名依仁,安亭乡易名服礼,平乐乡易名循义,醋塘乡易名乐智。

元贞二年(1269)升为州治,明洪武二年(公元1396年)复改为县。

明弘治十年(1497)县西北境分隶太仓州,尚领24个都668个图。

清雍正二年(1724),析东境置宝山县。尚领15个都349个图。康熙十年(1671),知县赵昕赈灾,四乡分设粥厂。嘉庆十一年(1806),知县吴桓增设赈灾粥厂至31处。遂后,以厂代乡,管理地方行政事务。光绪末年(1908),全县分1区33厂。宣统元年(1909),为举办地方自治,厂改称乡,吴行厂改名吴巷乡。

民国26年(1937)8月13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八一三”战争爆发。

1958年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1992年撤县设区。

地理位置

嘉定区位于上海西北部,中心位置在北纬31度23分,东经121度15分。南襟吴淞江(虬江),与闵行、长宁、青浦三区相望;北依浏河,与江苏省太仓市为邻。总面积464.2平方公里。行政区域界线总长167.8461公里。全境地势平坦,东北略高,西南稍低。中心位置在东经121°15',北纬31°23'。东与宝山、普陀两区接壤;西与江苏省昆山市毗连。市、区级河道蕰藻浜、练祁河、娄塘河横卧东西,向东流经宝山区直通长江和黄浦江;盐铁塘、横沥、新槎浦(罗蕰河)纵贯南北,与吴淞江、浏河相连。全区水面率7.71%。河道总长1800余公里,平均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约4公里。[4]

气候条件

嘉定区地处北亚热带北缘,为东南季风盛行地区,而热同季,降水丰沛,气候暖湿,光温适中,日照充足。据嘉定县气象站1959-1987年气象资料记载,年均气温15.4℃;年均降雨量1077.6毫米,雨日130.2天;年均日照2114.8小时,年均太阳辐射总量114.5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无霜日数223天。

土地

嘉定区

民国21年,调查统计,嘉定土地面积为72.32万亩,合482.13平方公里。民国24年,经实地丈量土地面积为70.94万亩(不包括部分浜斗水面积),合472.93平方公里。民国38年,土地面积为71.45万亩,合476.93平方公里。1955年,土地面积为70.17万亩,合467.8平方公里。1958年,上海市西郊区部分乡镇划归本行政县区,土地面积增加至74.37万亩,合495.80平方公里。1980年,经普查,实有土地为742665.44亩,合495.11平方公里。1984年,真如镇划归普陀区后,至1987年全县实有土地725486.3亩,合483.75平方公里。

以6类、16项、28目对土地进行分类统计。其中:耕地44.9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1.93%;园地5800亩,占0.80%;林地5600亩,占0.77%;工矿用地12.92万亩,占17.81%;交通用地2.52万亩,占3.47%;水域面积11.04万亩,占15.22%。

水源

嘉定地表径流量,丰水年1.88亿立方米,枯水年0.46亿立方米。年内6~9月的地表径流量丰于他月。

嘉定地下水自上而下,可分为一个潜水含水层和五个深度不同的承压含水层。

嘉定区

潜水含水层广布嘉定各地,总量约1.36万立方米/年。埋深1~3米,厚度4~12米。潜水位埋深为0.5~1.5米。第一承压含水层仅在县城西部较为发育。顶部埋深20~40米,底部埋深27~50米,厚度4~15米。水量小、水质差(咸水),分布不稳定。水温在20℃左右。第二承压含水层含水总量982.2万立方米/年。顶板埋深55~75米,底板埋深95~115米,层厚25~50米。含水量丰富。水温19℃~20℃。第三承压含水层含水总量625.1万立方米/年。顶板埋深在110~125米,底板埋深130~150米,层厚6~35米。水温20℃~22℃。第四承压含水层含水总量1001.5万立方米/年。分上、下两个含水层:上层顶板埋深155~184米,底板埋深165~206米,层厚介于8~22米;下层顶板埋深219~233米,底板埋深227~247米,层厚8~14米。水温22℃~25℃。第五承压含水层含水总量526.3万立方米/年,其中淡水286.6万立方米/年,微咸水239.7万立方米/年。顶板埋深260~285米,底板埋深275~300米,层厚10~20米。水温24℃~27℃。

矿物

天然气

娄塘-嘉定镇-马陆-南翔一带蕴藏一定数量的第四系天然气,能就地开采使用。

泥炭

方泰、娄塘地区有深层泥炭,属早全新统初期(距今1万年左右)形成的含有机质较低的炭质粘土和下更新统末期(距今1.2万年左右)形成的泥炭层,无多大经济价值。

细砂

东砂带:位于马陆乡境内,北起横桥北,西沿横沥西岸延伸,长2.2公里,宽100米,埋深一般在1.5米左右,最深2.75米,砂层厚度平均0.6米左右;中砂带:北起朱家桥镇北,向南经嘉西乡、马陆乡、封浜乡,长17.5公里,宽150米,埋深一般在1米左右,砂层厚度1.2米;西砂带:北起外冈镇西,南到方泰镇南,长7公里,宽20~80米不等,埋深0.5~2米之间,最厚的砂层有2.1米。砂中氧化硅含量高,可用于建筑和玻璃工业。

嘉定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古漪园、孔庙等众多旅游景点。2012全年接待游客796万人次,与2011年基本持平;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20.2%。全区星级宾馆13家,客房数1565间,出租率56.7%。旅行社46家,全年接待游客92万人次。全区共有A级旅游景点6家,其中4A级景点4家,3A级景点2家。

古猗园

古猗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原名猗园,取“绿竹猗猗”之意而名。由明代嘉定竹刻家朱三松精心设计,以“十亩之园”的规模,遍植绿竹,内筑亭、台、楼、阁、榭、立柱、椽子、长廊上无不刻着千姿百态竹景,生动典雅。园名取《诗经》“绿竹猗猗”诗意。园中的明代建筑、楹联诗词、花石小路等形成主要园艺特色;不系舟、唐经幢、逸野堂、补阙亭、南厅等景点,积淀下独有的园林内涵。民间素有“苏州园林甲天下,疁有南翔古猗园”的美誉。

浏河岛

浏河岛位于嘉定区唐行镇,东临长江口,面积108公顷。岛上气候宜人,空气清新,花果飘香。经过10年的开发,已育成森林绿化27公顷,种植各种花木84种,达10万余株,形成银杏、桂花、罗汉松、香樟、广玉兰、腊梅、紫薇、水杉等林园20个。一年四季,遍地红花绿叶。岛上的别墅群,建筑新颖别致,与状元楼、潜研堂古今兼容,相映成趣。

嘉定孔庙

嘉定孔庙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素有“吴中第一”之称。孔庙内设嘉定区博物馆。门前为东西甬道,甬道东西均有牌坊,名为育才坊和兴贤坊,面对孔庙大门的牌坊叫仰高坊。沿汇龙潭有石柱,柱顶上刻有姿态各异的72只狮子,用于代表孔子72个最优秀的学生。进们是潘池,在往前是大成门。大成们前有龟座7只,背负大石碑,记载着13世纪以来历代修建孔庙的情况。孔庙内设有“考场”,向游人介绍古代的科举制度。

汇龙潭

汇龙潭(现位于上海嘉定区南大街)于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所建,自北向南有五条河流汇集而成,应奎山坐落潭中,绿水怀抱,宛如一颗明珠,自古有五龙抢珠之称,汇龙潭因此而得名。园内布局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是应奎山和汇龙潭组成的自然山水风景。登上应奎山的四宜亭,俯视四周,魁星阁、玉虹桥、碧荷池、打唱台等尽收眼底。“打唱台”是一座金碧辉煌、雕刻的“百鸟朝凤”台,公园的北部景点相对集中,有碎玉泉 、夕照亭、芭蕉小院、玉莲池等,错落有致异常精巧。园内还有建于1885年的怡安堂,建于1886年的缀华堂,建于13世纪的万佛宝塔和畅观楼、九曲桥、嘉乐亭等。

秋霞浦

秋霞圃是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明代园林,由明代龚氏园、沈氏园、金氏园和城隍庙合并而成,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秋霞圃以清水池塘为中心,石山环绕,古木参天,造园艺术独特,分桃花潭、凝霞阁、清镜堂、邑庙等四个景区。桃花潭景区的池上草堂,有“一堂静对移时久,胜似西湖十里长”的赞誉。凝霞阁景区的“环翠轩”轩西有复廊式“碑廊”,上集明清碑刻17方。从西门入园,院内森桂轩的四周遍植桂树;轩南置明代遗物“三星石”,分别取名“福、禄、寿”;园内还有一“涉趣桥”,建于公元1921年。小桥连接曲径北岸,横跨幽泉清溪。如此灵巧古老的园林桥全国罕见,在上海堪称一绝。

吴兴寺

吴兴寺坐落在嘉定区外冈镇,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年(511年)。初建时,占地10余亩,分东西两院,东院崇福,西院永德。正中有大雄宝殿、大悲阁、文昌阁等建筑100余间(民间流传有5408间之说)。寺内一年四季香火不绝。解放后,吴兴寺曾被用作剧场、农机站,“文革”中大雄宝殿、大悲阁等全部被拆除。1994年筹集资金100多万元修理建了吴兴寺山门和天王殿,1995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吴兴寺的重建不仅仅为广大佛教信徒增加了宗教活动场所,也为广大观光游客增加了一处游览胜迹。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