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国企发布理财产品?假的2023年06月18日11:2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多家国企发布理财产品?真相是→)
□ 近期,多家国企相继发声明打假,称被不法分子冒用名义行骗,提醒投资者提高警惕,谨慎区分,不要迷信所谓的“国资国企背景”,谨防被骗。
□ 面对宣称有“国资国企背景”的理财APP,投资者应认真识别理财平台资质,投资前要仔细阅读平台的投资细则和声明等信息材料,关注产品本身而非理财产品的出资背景。
“大飞机”APP、“八纵八横”APP、“国开基建”APP,这些所谓有“国资国企背景”的理财APP千万不要下载安装。近期,多家国企相继发声明打假,称被不法分子冒用名义行骗,提醒投资者务必警惕,谨慎区分。有关专家表示,投资者面对宣称有“国资国企背景”的理财APP,特别是在难以实地考察的情况下,要多方辨别,谨防被骗。
今年6月以来,多家国企发布声明称,被不法分子冒用名义、伪造授权文件,通过非法线上投资平台,推出有其公司背景的理财APP。
6月11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接到来电咨询,反映一款名为“八纵八横”APP程序自称是国铁集团授权推出的理财产品,发布“呼南通道建设”“沿海通道建设”“京兰通道建设”等9款虚假投资理财项目。6月12日,国家开发银行全资控股子公司国开基础设施基金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有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及移动端传播一款名为“国开基建”的金融理财APP,冒用公司名义开展非法金融活动;同日,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某APP软件冒用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名义、伪造公司授权文件,通过非法线上投资平台,开展“线上航运投资业务”。此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等也通过不同渠道发布了类似声明。
为什么诈骗分子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打着国企名义进行诈骗?专家表示,在以往的投资者投资经验中,具有国企背景的理财公司在经营业绩、安全保障等方面相较于其他企业表现较佳;传统观念认为,相较于“名不见经传”的理财公司,有国资国企背景的知名大型企业背书的平台和理财产品“跑路”概率低、风险可控,且可以获得优质资源。“投资者一听说产品有国资国企背景,很可能就会提高信任度。”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说。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张起淮同样提醒,广大投资者应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风险,不要迷信所谓的“国资国企背景”,要仔细核实,避免造成损失。
面对宣称有“国资国企背景”的理财APP,投资者该如何辨别真假?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表示,可以从几方面进行辨别:首先,投资者应认真识别理财平台的资质。其次,投资前要仔细阅读平台的投资细则和声明等信息材料。再次,关注产品本身而非理财产品的出资背景。“许多理财APP或者产品可能会以国企背景为宣传噱头,本质上只有理财APP或者产品背后的公司会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负责。投资者应关注拟投资产品本身的质量。”李爱君说。
专家提醒,投资应选择正规机构的理财产品,对年化利率显著高于市场利率的要保持谨慎。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下载安装陌生应用。北京反诈中心提示,投资者应从官方正规渠道进行理财,并注意风险。如已遭受损失,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国企第一次发布相关声明。今年1月份,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便已发布类似声明。面对一再被冒用,国企除了及时发声和澄清外,还应该做哪些工作?
专家认为,国企应及时向公安部门、司法部门举报、提起诉讼,采取法律的武器要求诈骗分子停止冒用行为、进行损害赔偿等,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目前,对相关问题发现难的情况,可以提供网上查询系统和建立举报机制,供投资者进行资质查询和对诈骗行为进行举报。
针对网络诈骗,有关部门已多次开展专项行动。今年6月15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加强反诈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群众防骗意识。在此期间,公安部将组织国家反诈中心发布《2023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部署各地反诈中心深入基层、贴近实际,针对易受骗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防范宣传。“多部门要加强联动并形成监管合力,形成一张法制网,让诈骗行为无处藏身。”刘英说。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常艳)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
近期,多家国企相继发声明打假,称被不法分子冒用名义行骗,提醒投资者提高警惕,谨慎区分,不要迷信所谓的“国资国企背景”,谨防被骗。
面对宣称有“国资国企背景”的理财APP,投资者应认真识别理财平台资质,投资前要仔细阅读平台的投资细则和声明等信息材料,关注产品本身而非理财产品的出资背景。
“大飞机”APP、“八纵八横”APP、“国开基建”APP,这些所谓有“国资国企背景”的理财APP千万不要下载安装。近期,多家国企相继发声明打假,称被不法分子冒用名义行骗,提醒投资者务必警惕,谨慎区分。有关专家表示,投资者面对宣称有“国资国企背景”的理财APP,特别是在难以实地考察的情况下,要多方辨别,谨防被骗。
今年6月以来,多家国企发布声明称,被不法分子冒用名义、伪造授权文件,通过非法线上投资平台,推出有其公司背景的理财APP。
6月11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接到来电咨询,反映一款名为“八纵八横”APP程序自称是国铁集团授权推出的理财产品,发布“呼南通道建设”“沿海通道建设”“京兰通道建设”等9款虚假投资理财项目。6月12日,国家开发银行全资控股子公司国开基础设施基金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有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及移动端传播一款名为“国开基建”的金融理财APP,冒用公司名义开展非法金融活动;同日,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某APP软件冒用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名义、伪造公司授权文件,通过非法线上投资平台,开展“线上航运投资业务”。此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等也通过不同渠道发布了类似声明。
为什么诈骗分子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打着国企名义进行诈骗?专家表示,在以往的投资者投资经验中,具有国企背景的理财公司在经营业绩、安全保障等方面相较于其他企业表现较佳;传统观念认为,相较于“名不见经传”的理财公司,有国资国企背景的知名大型企业背书的平台和理财产品“跑路”概率低、风险可控,且可以获得优质资源。“投资者一听说产品有国资国企背景,很可能就会提高信任度。”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说。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张起淮同样提醒,广大投资者应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风险,不要迷信所谓的“国资国企背景”,要仔细核实,避免造成损失。
面对宣称有“国资国企背景”的理财APP,投资者该如何辨别真假?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表示,可以从几方面进行辨别:首先,投资者应认真识别理财平台的资质。其次,投资前要仔细阅读平台的投资细则和声明等信息材料。再次,关注产品本身而非理财产品的出资背景。“许多理财APP或者产品可能会以国企背景为宣传噱头,本质上只有理财APP或者产品背后的公司会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负责。投资者应关注拟投资产品本身的质量。”李爱君说。
专家提醒,投资应选择正规机构的理财产品,对年化利率显著高于市场利率的要保持谨慎。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下载安装陌生应用。北京反诈中心提示,投资者应从官方正规渠道进行理财,并注意风险。如已遭受损失,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国企第一次发布相关声明。今年1月份,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便已发布类似声明。面对一再被冒用,国企除了及时发声和澄清外,还应该做哪些工作?
专家认为,国企应及时向公安部门、司法部门举报、提起诉讼,采取法律的武器要求诈骗分子停止冒用行为、进行损害赔偿等,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目前,对相关问题发现难的情况,可以提供网上查询系统和建立举报机制,供投资者进行资质查询和对诈骗行为进行举报。
针对网络诈骗,有关部门已多次开展专项行动。今年6月15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加强反诈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群众防骗意识。在此期间,公安部将组织国家反诈中心发布《2023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部署各地反诈中心深入基层、贴近实际,针对易受骗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防范宣传。“多部门要加强联动并形成监管合力,形成一张法制网,让诈骗行为无处藏身。”刘英说。
责任编辑:
又有央企出手打假!
7月7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发布声明称,未与教育部联合处理教育退费,已就第三方冒名欺诈向公安机关报案。
同一天,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也发布声明称: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和干部职工身份,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诈骗活动。已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中央结算公司:
已就第三方冒名欺诈报案
7月7日,中央结算公司发布声明称,近日,有市民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称伪造“全国12315平台”APP、发布与国家教育部联合处理教育退费等虚假消息,并通过“实时回款管理系统”等渠道进行投资欺诈。此行为严重侵害公司声誉,构成侵权。对此,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中央结算公司还严正声明如下:
一、公司是国务院出资设立的专门从事金融基础设施服务的机构。公司未开发建设及以任何方式利用“全国12315平台”APP及“实时回款管理系统”,未与教育部联合处理教育退费,也未以任何名义和方式进行上述投资欺诈。
二、上述投诉反映的情况系第三方冒用公司名称进行欺诈,涉嫌犯罪,损害公共利益,与公司没有任何联系,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三、公司已就上述投诉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和说明情况,并就第三方冒名欺诈向公安机关报案,保留依法追究第三方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央结算公司还提醒社会公众,进行投资或付款前保持警惕,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如上当受骗或发现违法犯罪线索,应向有关部门举报,以合法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
不法分子冒用领导干部身份诈骗
同样在7月7日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也发布声明称:近日,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和干部职工身份,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诈骗活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在掌握情况后,已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对诈骗活动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同时,郑重提醒如下:
对涉嫌诈骗的短信、微信等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任何冒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身份的违法行为,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多家央企声明:
警惕冒名诈骗
7月6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近日,有不法分子冒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同志身份,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诈骗活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在掌握情况后,已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对诈骗活动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7月4日,中信集团官网发布严正声明称,有不法分子冒用中信集团子公司名义设立公司,并列出18家“假中信”公司的名单。
中信集团称,不法分子系通过伪造公章、签字提交虚假材料,采取欺诈手段隐瞒事实方式,将中信集团子公司北京中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信企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登记为其股东。
7月5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声明称,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中国结算名义诱导投资者下载名为“服务中心”、“中国结算在线”等自行制作的未受信任的APP,冒充中国结算员工并伪造公司印章、文件,谎称通过“投资证券增值返现”的方式“清退学费”,诱骗群众转账以实施诈骗。并表示中国结算为证券交易提供集中登记、存管与结算服务,不开展相关证券投资业务,也从未授权或利用其他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以“中国结算”名义组织上述“投资证券增值返现”活动。
更早的6月29日,国家电投发布《关于不法企业假冒国家电投集团所属子公司有关情况的严正声明》。声明称,近期国家电投发现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将中电投城市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国电投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发中汇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鑫源智诚实业有限公司注册为集团下属公司的子公司。
国家电投称,经核实,上述公司及其设立的系列子公司与国家电投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与集团无关。另外,近期网络发布的某4GW光伏离网制氢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其招标人中广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非国家电投集团下属公司,其发生的招投标等一切行为和发布的项目均与集团无关。
今年6月28日,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发布严正声明称,近日有人假冒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的名义,成立项目指挥部,谎称与有关公司合作管道项目,进行招标活动,实属违法违规行为,甚至构成犯罪。
在此之前,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国铁集团、中国商飞等均发布过类似声明,并揭露各类骗局。
今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第三批假冒“央企”295家名单,明确有关公司及其下设各级子公司均为假冒国企,与中央企业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
诈骗套路多为
发布虚假理财、冒名领导
经梳理发现
常见的诈骗套路
除了冒用央企名义
发布虚假理财项目,欺诈钱财外
还有冒用领导
和干部职工等身份进行诈骗
警方曾发布反诈提示
揭秘“冒充领导诈骗”这一手段的“套路”
虽然骗子话术五花八门
但是套路却有其共性
请注意防骗!
什么是冒充领导诈骗?
骗子通过浏览网上公示的领导信息,盗取领导头像后,借用微信、QQ等社交账号,建立高仿社交账号。
一番伪装后,通过手机短信、QQ、微信等渠道,联系受害人,再以关心工作、生活等进行简单寒暄和问候,获得被骗者的信任,进而以正在开会参加活动,需要帮忙周转资金、自己不方便出面等为由,伪造转账凭证,要求被骗者尽快帮忙转账至指定账户,致使被害人被骗。
常见诈骗套路
第一步:微信添加好友。骗子会通过号码搜索,以某领导身份加你微信。
第二步:要求添加QQ好友,方便下一步发送伪造的视频。
第三步:通过QQ发来视频请求,实际上是骗子提前准备的录制视频,通话1秒左右便会以正在开会网络不好为由挂断。随后骗子便会声称自己在开会不方便,要求受害人帮助转账,并向受害人索要卡号进而伪造转账凭证,要求受害人尽快将资金转至其制定账户内。
第四步:伪造转账凭证,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让受害人相信领导已经向自己转账。
第五步:持续催促转账。骗子通常抓住受害人对领导敬畏、不敢质疑的心理,频繁使用“尽快”“马上”“立即”这些催促性的词语,既营造了紧张气氛,又利用时间差降低受害人核实转账真假的可能性。如果受害人转账了,骗子还会以其他名目继续要求转账,想办法榨干受害人所有财物,直到受害人自己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
在未能核实对方身份信息的情形下
不要以任何形式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
保护好个人及单位信息
防止信息泄露
如有被骗
请务必保存好聊天、转账记录
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来源 | 南方日报综合每日经济新闻、中国基金报、北京日报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