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纳问网 > 杂谈 > >正文

​从“浴兰节”谈南越国香薰文化

摘要从“浴兰节”谈南越国香薰文化 ■南越王墓出土的四连体铜熏炉。 ■南越王墓出土的乳香。 ■“张家造”款白地黑花山水人物纹长方形枕。 ■“张家造”款白地黑花山水人物纹长方形...

从“浴兰节”谈南越国香薰文化

■南越王墓出土的四连体铜熏炉。

■南越王墓出土的乳香。

■“张家造”款白地黑花山水人物纹长方形枕。

■“张家造”款白地黑花山水人物纹长方形枕。

古人认为兰汤可以香身除病,所以端午节也称为“浴兰节”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在古代,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以香薰身。先秦时古人就已经懂得在加热洗澡水的时候,将香草投入其中,煮成香喷喷的“香汤”,用来清洗并芳香身体。

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即在端午时以兰草汤沐浴去污。因为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认为兰(即佩兰)汤可以香身除病,祓(fú)除不祥。所以端午节也称为“浴兰节”。

距今2000多年的南越文王赵眜墓中,出土了陶熏炉2件、铜熏炉11件,可见香薰习俗在南越国宫廷非常流行。

相传古代南越国地区多潮湿和瘴气,夏天蚊虫特别多,使用熏炉熏香,绝大部分芳香植物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通过烧熏散发出的气味,可以除秽、除湿并给房间带来清香;香料还具有杀菌、驱虫的功能,可起到免疫避邪、杀菌消毒、防腐除霉、驱虫灭蚊的作用,因此深为越人所喜爱;此外,熏香还可以起到醒神益智、镇痛健脾、润肺宁心、养生保健等药用作用。

熏炉,是南越国主要的熏香器具。现有考古资料证实,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开始制作陶熏炉。到汉代,熏炉以铜制为主。其中,南越王墓出土了5件非常特别的铜熏炉,炉体由4个互不连通的小盒组成,可以燃烧四种不同的香料,称为四连体铜熏炉,在国内十分少见。

四连体铜熏炉,熏炉盒盖成“田”字形,揭开后盒内分为4个互不连通的小盒,可以同时放置多种香料。这种镂孔细、炉身带较高盖子的熏炉多为燃用海外进口的树脂类香料。

相比中原的气候环境,南方气候温暖湿润,比较适宜香料植物的生长,香料的种类繁多。

花椒: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它已是日常佐餐之物,但在汉代,它是一种常见的香料,椒香沁腑,芳香的气味使人长寿安康。

佩兰:佩兰是菊科植物中的兰草,常用于香囊或沐浴,性平味辛,能芳香化湿、醒脾和胃、清暑辟秽,可以治疗头晕、胸痞、呕吐。古人喜爱用它做香枕,既有芳香化湿和抑菌消毒辟秽的作用,又具有养血安眠的功效。

茅香:茅香又名香麻,最主要的特征是用来驱虫,是防止蚊虫叮咬、防衣料蛀虫的重要的香料。

乳香:南越国除了使用以上的香料外,在南越王墓还出土了一种特殊的香料——乳香。乳香主要产于阿拉伯半岛的阿曼和也门,是一种由橄榄科植物乳香木产出的含有挥发油香味的树脂,风干的乳香呈黄色,有些透明,气味清香。古代乳香多用于薰香或入药,有止痛、化瘀、活血的功能。

乳香作为一种外来物品

是如何来到南越国的呢?

西汉初年,特别是汉武帝在位期间,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达到鼎盛,与西域贸易趋向频繁,海外名贵香料也随之源源不断进入中原。据史载,汉武帝本人就嗜香成癖,各地官吏、邻邦诸国则竞相进贡异香,从而极大带动了宫廷用香熏香习俗。外来的檀香、沉香、龙脑、乳香、甲香、鸡舌香等成为汉代王公贵族的香中佳品。

南越国时期造船业和航海业已十分发达,相传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晚期,居于南海之滨的南越人祖先,已利用舟楫,在东南沿海巡游并已涉足太平洋群岛。南越王墓出土的象牙、乳香、波斯银盒和金花泡饰等文物,说明南越国时期跟海外已经有非常频繁的贸易联系,乳香的出土,也证实了南越国宫廷已使用外来香料进行香薰。

瓷枕上的“屈原”

在南越王博物院,还有一件瓷枕,上面似绘画着屈原投江之前的场景。

这件“张家造”款白地黑花山水人物纹长方形枕,金至元代,河北磁州窑,南越王博物院藏。在这件瓷枕上,我们能见到“形容枯槁、神情忧伤”的屈原,披散着头发,独立于湘江边。他的身后有一人伸手紧追其后,江中小舟上一渔夫也似乎想劝阻屈原。据《楚辞·渔夫》记载,渔夫劝导屈原“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屈原却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遂投江。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通讯员 南越王宣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