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神剧《姿态》背后,让人着迷的 Ballroom 文化
扒一扒神剧《姿态》背后,让人着迷的 Ballroom 文化
不久前,蔡徐坤以大胆的造型再一次引发刷屏,无论穿着裸色大体积纱裙倚靠在雕塑旁,还是套上夸张手臂设计的夹克站在背景板前,绮幻的设计都于其合情合理,蔡徐坤也在其衬托下突破时尚的边界。
不难想象,两款如此怪诞的时装必然出自同一设计师之手,而这位设计师就是 Sensen lii。
蔡依林演绎 WINDOWSEN
Sensen lii 以计算机软件 Windows 和他的名字相结合,将个人品牌命名为 WINDOWSEN。大体积裙装颇有传统高级定制的影子,绑带、织带和运动面料则有运动男装之感,设计师从传统与现代、男装与女装的两极汲取灵感,闪烁出科幻、未来主义的光彩。
设计师曾说,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性别,他希望以自己的作品来帮助他们找寻到自我性别认同。
那些来自变装艺术家 Leigh Bowery、Sasha Velour、Violet Chachki 的灵感,似乎是最好的体现。这也难怪,如此未来主义的设计中还透露出 Ballroom 文化极致表达自我的派头。
可能有些人对于 Ballroom 文化这个词不太熟悉,但提及美剧《POSE》,你绝对不会感到陌生。
家族的诞生
去年夏天,电视剧《POSE》上映,它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向我们展示了 1980 年代纽约有色人种酷儿的变装舞会文化,一时间引起热议,同时也抛出了家族(House)的概念。家族为何,得从舞会的历史说起。
Mj Rodriguez 在《Pose》中饰演 House of Evangelista 的家族守护者
大约在 1860 年代末,由非裔美国人在 The Hamilton Lodge No.710 俱乐部举办的慈善变装舞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们参加。可是随着规模的壮大,舞会从创立之初仅面向黑人酷儿发展到逐渐被白人所占据,甚至出现了缺乏黑人评审、鲜有黑人得奖、有色人种要把脸涂白才有机会获奖等种族歧视问题。
1967 年,变装皇后 Crystal LaBeija(当时少数获奖的有色人种酷儿)在全美小姐选美大赛上首次挑明了战火,指控 Rachel Harlow 操控比赛。由于种族之间紧张关系加剧,黑人酷儿开始找寻自己的生存空间。
受到歧视后,她和朋友 Lottie 决定举办属于有色人种的舞会,并在后者的鼓励下,以高级时装屋如 House of Christian Dior、House of Chanel 的名字为启发,取名为 House of LaBeija。
自此,纽约变装舞会开始掀起了变革的序幕,Ballroom 文化中重要的家族(House)概念诞生了。
家族由黑人和拉丁裔同性恋、跨性别青年群体组成,是他们因酷儿身份被赶出家门后的庇护所。一个家族由年纪较长的前辈领导,他们也被称作父亲、母亲,而父母们则为孩子提供指导和支持,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黑人群体受到 Crystal LaBeija 的启发,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家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Pose》剧照
有趣的是,不少家族的名字直接取自高级时装品牌,如 David & Raleigh & Julian 创立的 Mugler 家族、Harold Balenciaga 创立的 Balenciaga 家族、Kenny Evisu & Meechie Lacroix 创立的 Lanvin 家族、Robbie & Chris & Terry St. Laurent 创立的 St. Laurent 家族。
也是在这个时期,家族互相之间开始竞争,纷纷办起了家族变装舞会,现代 Ballroom 文化基本成型。参赛者需要比拼舞技、服装、形象和态度,并根据不同比赛环节进行比拼,一场大型舞会常常有诸多细分环节,需持续进行十多个小时。
Vogue 是变装舞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起源于 1960 年代的哈莱姆区,酷儿们根据模仿《VOGUE》杂志中模特们的姿势,形成了这种带有线条性、快速变换的舞蹈,这种舞姿被称为 Old way。
到了1980 年代,Willi Ninja 在其基础上加入了运动性,也融入了武术等技法,称为 New way,Willi Ninj 本人也被称作 Vogue 之父,由他创立的 Ninja 家族也成了 Vogue 的代名词。
在 1990 年代,Vogue fem 应运而生,它受芭蕾、爵士、现代舞影响,更为柔美和女性化,繁复的手臂动作和高难度的地板动作是一大特色。
十年之末的蝶变
Billy Porter
《POSE》中的人物性格各异,亮点不尽相同,其中由 Billy Porter 饰演的舞会主持人及时装设计师 Pray Tell 尤为抢眼。片中他是 Evangelista 家族的成员,片外,Peter 穿上由 Christian Soriano 打造的战袍走上今年奥斯卡红毯,致敬了传奇人物 Hector Xtravaganza。
Hector 的传奇之处不仅在于创立了 Xtravaganza 家族,还在于为同志艾滋事业作出贡献。
1980 年代艾滋来势汹汹,有色人种酷儿较少参与社会艾滋病防预工作,也对政府支持的项目不信任,使得他们染病率极高,同志防艾公益组织 Gay Men’s Health Crisis(简写为GMHC)为了扭转这一情况,也为了弥合艾滋病防预和Ballroom 文化的鸿沟,在 1989 年创立了 Latex Ball。
因为当时安全套意味着安全性行为,所以取名为「latex」的意味也非常明了。舞会除了有比赛环节,更重要在于防艾公益,其中 Hector Xtravaganza 以志愿者身份加入宣传,为舞会打响了知名度。
1989 年对于 Ballroom 文化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同年五月,瑞士名媛 Susanne Bartsch 举办了 The Love Ball,集结了一众舞者,也邀请了 Debbie Harry、David Byrne、超模 Iman 担任评审。这场盛会使得变装舞会首次在纽约夜生活中大放异彩,麦当娜也在这儿第一次领略了 Vogue 的魅力,为日后的创作埋下种子。
同样在五月,嗅觉灵敏的 Malcolm McLaren 推出了灵感来自变装舞会的单曲《Deep in Vogue》,歌词提到了不少家族,也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率先使用了尚未上映的《巴黎在燃烧》的部分配音。
与之搭配的还有 Willi Ninja 演绎的 MV,它追本溯源地展示了《VOGUE》大片姿势,也出现了 House of Malcom 字样——这是对「家族」概念的把玩。这首歌意义重大,是变装舞会在流行文化中的处女秀。
走向主流
1990 年,麦当娜发行了歌曲《Vogue》,在大卫·芬奇执导的黑白 MV 中,她和 Jose Gutierez Xtravaganza、Luis Camacho Xtravaganza 跟随律动做出属于酷儿们的舞姿,成为流行文化中经典一幕。「流行女帝」加持之下,Vogue 舞蹈瞬间引起热潮,本就成绩优异的《Deep in Vogue》也在其影响之下更为受欢迎。
纪录片《巴黎在燃烧》
当年晚些时候,由 Jennie Livingston 导演的纪录片《巴黎在燃烧》正式发布,它记录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变装舞会中有色人种酷儿们的生活和现状,其宝贵的片段具有极高的文化参考价值。
本属于地下的文化在一系列密集的动作中绽放出耀眼的虹光,原处于边缘的人物也在歌曲和影像中逐渐走向了主流。越来越多酷儿走出舞厅,走上了更大的舞台,如 Jose Gutierez Xtravaganza、Luis Camacho Xtravaganza 成为了麦当娜《金发雄心》巡演的搭档。近些年来,流行文化中变装舞会主题的作品再一次爆发。
2016 年,《巴黎在燃烧》的非正式续集《Kiki》展示了群体的最新面貌,电影制作人 Nicolas Jenkins 也于同年推出短纪录片《Walk》,它涵盖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至今近三十年来变装舞会不可错过的精彩一幕,诸多家族和传奇人物一一出镜。
去年,伦敦海沃德美术馆举办了免费展览《DRAG: Self-Portraits and Body Politics》,美术馆策展人 Vincent Honoré 指出,从历史和当前政治角度来看,策划这样一个展览都是至关重要的。展览涵盖了三十多位艺术家的作品,有 Robert Mapplethorpe 和 Cindy Sherman 等大家,也有年轻酷儿艺术家。
导演 Dennis Keighron Foste 和 Amy Watson 追溯到变装舞会出现在流行文化的源头——歌曲《Deep in Vogue》,制作了同名纪录片。它记录了曼切斯特ballroom文化的兴起和现状,亦展示了自真实、自信的人们,也是如此,它被选为今年都柏林 GAZE 国际 LGBT 电影节开幕影片。
导演曾表示:英国脱欧后白人至上主义抬头,种族主义、仇视同性恋的犯罪事件上升,面对政策紧缩的当下,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团结,更需要「Vogue」。其实不止英国需要 Ballroom 文化,我们都需要。
撰文:Mark Liu
编辑:Linzy Lam
标签: